天馬行空浪漫魔幻的電腦書編輯。
閱讀&電影心得,心情雜記,小說創作,手作天然石飾品…。

黑心湖。the black lake 臉書專頁(Facebook Page)https://www.facebook.com/heixinhu
Ellen塔羅牌與仁倫動中禪:https://ellentarot.blogspot.tw/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2014年書單:《舞夜魔境(Entwined)》

“You cannot dance up there," he said, quietly. "I can see you are in mourning.
But you are welcome to dance here, among the magic. Please.
 Come and mend your broken hearts here. Come back, every night.”
― Heather Dixon, Entwined

Image via goodreads


《舞夜魔境(Entwined)》
出版社:尖端出版社
作者: 海瑟‧迪可森(Heather Dixon
譯者:陳圓心
評分:70/100

很久沒接觸這麼…夢幻的劇情了~(我明明就才脫離少女的時代不久啊!好吧我承認我的心境至少比實際年齡老上十歲哈哈~~)

《舞夜魔境(Entwined)》是作者Heather Dixon 的第一本著作,goodreads上的評價是3.8amazon的評價不多,但綜合起來也近四顆星。英文原文於2011年面市,中譯本今年(201410月由尖端出版。中譯本使用和原文一樣唯美的封面。說老實話,我是被封面拐騙吸引才一時失心瘋買下這本書的,加上YA小說部落格<紫憶的異想世界>的詳細推薦,讓人想一探究竟。

這本書雖然一出版我就買了,卻在書架上擺了兩個多月,直到昨天晚上我才一口氣看完。沒辦法,過去的兩個月我太過沉浸在懸疑謀殺等題材當中,直到開始作惡夢才想說必須換口味了,還有什麼比童話改寫+浪漫魔幻更適合轉移注意力?

《舞夜魔境》裡的魔法、舞會,還有角色們情竇初開的歡欣困惑,頗有電影《哈利波特》和動畫《美女與野獸》的既視感。迪士尼若考慮翻拍童話故事<十二個愛跳舞的公主>,《舞夜魔境》已提供了最佳的劇本。

論色調,我比較喜歡義大利版本的封面。
幽暗,詭譎,還有種禁忌感~
Italian Cover
Image via Amazon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2014年書單:《梅菲斯特俱樂部(The Mephisto Club)》

「浮士德畫神秘符號召喚魔鬼,結果出現一個叫梅菲斯特菲利斯的魔鬼,
主動表示要和他交易。」
「什麼樣的交易?」
「浮士德將他的靈魂賣給魔鬼,便可以得到一切關於魔法的知識。」
「這麼說梅菲斯特是……」
「撒旦的僕人。」
-摘自《梅菲斯特俱樂部》第182

Image via 春天出版


《梅菲斯特俱樂部(The Mephisto Club)》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作者: 泰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
譯者:楊惠君
評分:80/100

這是我的第四本泰絲.格里森。我的閱讀順序如下:《喀邁拉空間》(1999/2014)、《貝納德的墮落》(1996/2009),《祭念品》(2008/2012),然後就是這本《梅菲斯特俱樂部》(2006/2011)。括弧內的年份為英文原文書的出版年份/中文的出版年份。

《梅菲斯特俱樂部》是女警探/女法醫系列的第六本(Rizzoli &Isles #6)goodreads上顯示這系列的原文書已經出到第十一本了!說老實話,我對本系列的兩位女主角沒什麼興趣,會買下這本書,是因為在《祭念品》(女警探/女法醫系列第七本)裡有出現一位名叫安東尼‧桑索尼(Anthony Sansone的配角,還有一些關於梅菲斯特俱樂部的描述,好奇心驅使下,忍不住買回家一探究竟~哈哈~

而安東尼的角色塑造果然沒讓我失望。本書是他的初登場,每一次現身,都在在證明他的確是個英俊,沉著,「聰明、魅力十足、懾人」(第180頁),而且家財萬貫的神秘角色~根本就是我的菜啊!(咳咳!這是犯罪小說不是羅曼史!)

安東尼給我的感覺,很像電視劇Hannibal裡的演員Mads Mikkelsen


西裝控+大叔控表示:陷入熱戀(喂!!)
Image via hannibal the wiki

I know there’s evil in the world, and there always has been. But you don’t need to believe in Satan or demons to explain it. Human beings are perfectly capable of evil all by themselves.
― Tess Gerritsen, TheMephisto Club

這本書出版有好一陣子了,網路上已有不少書評和劇透。我就不囉嗦了。簡短記錄一下無雷的心得:

《梅菲斯特俱樂部》的時間背景是耶誕節。在寒冷的十二月購買並閱讀這本書,也算是讓人會心一笑的巧合吧!本書的前三分之一表現極佳,尤其是對案發現場的血腥描述,還有那一則則以兇嫌的口吻所撰寫的「日記」,而那些關於撒旦、符號、聖經與儀式的知識,一開始還覺得新鮮(有丹‧布朗的既視感),可到後來,魔幻的氛圍逐漸散去,最後真兇(們)揭曉的那一刻,不免覺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

《梅菲斯特俱樂部》將是我今年度最後一本犯罪懸疑小說。最近讀了太多分屍、綁票、凌虐、毆鬥、追殺等描述,晚上都開始作血跡斑斑的惡夢了!現在我要轉移注意力,或許回到科幻,奇幻,或比較輕鬆的愛情/親情小品上,多元閱讀嘛,不要喜歡某種類型作品就一直沉迷其中啊~(搖手指)

但明年若想重回泰絲.格里森的書中世界,我的首選會是骸骨花園~(對喜愛犯罪/懸疑/驚悚類型的讀者而言,春天出版的Storytella書系是個燒錢的大坑無誤!)


國鳳 Dec. 14, 2014

Image via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2014年書單:《死亡信使(The Chemistry of Death)》

只是當時我們仍不知道,有個惡魔就生活在我們周遭。
-摘自《死亡信使》第11

Image via goodreads


《死亡信使(The Chemistry of Death)》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作者: 賽門.貝基特(Simon Beckett
譯者:尤傳莉
評分:75/100

春天出版的Storytella書系,真的是一旦開始入坑,就會永無止境地買下去~~我先是在《險局》裡看到《死亡信使》的書籤,然後又很湊巧地在超商看見《死亡信使》擺在書架上,這不是擺明要拐我購買嗎~

上網查了一下,The Chemistry of DeathSimon Beckett2006年出版的作品,也是他筆下法醫人類學家David Hunter這個角色系列的第一本,中譯本由春天出版,2012年面市。goodreads上的評價有4.08amazon上有4.1,就第一本書的表現而言,算是口碑頗佳。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它是包著封膜的,我也沒事先上網讀過書評或是試閱,完全是衝動購物,哈哈~但我才翻開第一頁,才讀第一段,我就知道這本書是我的菜了~

「人體死亡四分鐘後開始分解。曾經是充滿生命的皮囊,現在經歷最後的變形過程,開始自行消化。細胞由內向外分解。身體組織轉為液體,然後是氣體。再也沒有生命的身軀,成為一場固定不動的盛宴,供其他生物體享用。首先是細菌,然後是昆蟲。蠅類。蟲卵產下,繼而孵出。幼蟲以營養的肉汁為食,然後移居。牠們井然有序地離開屍體,一隻挨著一隻,排成整齊的一列,永遠朝南邊。有時會朝東南或西南,但從不朝北。沒有人曉得為什麼。」
-摘自《死亡信使》第9

字字句句,滿滿都是細膩而病態的美感。完全擊中我的要害。這也是我如此迷戀Hannibal小說/電影/電視劇的原因吧…?閱讀的時候我其實是個內心嗜血又性格扭曲的人!?(大誤)雖然讀到一半我就大略猜到兇手(們)是誰了,但還是不減閱讀的興致。男主角大衛.杭特(David Hunter)是醫生、法醫又是人類學博士,撇開鰥夫這個cliché的設定,他其實是個很有說服力的男主角,每一次出場都像是在向讀者授課,課名就叫The Chemistry of Death,而帶來死亡消息的信使,破解死亡密碼的線索,就是一隻隻蠕動的蛆,或是嘈雜的蚊蠅!(當然還有脫水腐化後的人皮,和骨骸…)

(以下劇透,慎入!)

Image via 春天出版

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2014年書單:《險局(Edge)》

本遊戲的目標是攻佔對手的城堡,或擒殺國王……
-摘自棋盤遊戲「封地」(Feudal)的規則
-摘自《險局》第17


Image via 春天出版

《險局(Edge)》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作者:傑佛瑞.迪佛( Jeffery Deaver
譯者:宋瑛堂
評分:70/100

一眨眼居然已經到了十二月!最浪漫的閱讀setting,莫過於臥躺在爐火邊的羊皮沙發上,裹著毛毯,有耶誕樹和爵士樂作伴,小桌上擺有熱花茶和杏仁餅乾,入夜後,窗外一片寂靜,只剩雪花靜靜飄落,和翻閱紙張的聲響…

現實是,閱讀時我很常變換姿勢和場地,時而盤腿,時而趴臥。毯子總是被我揉成一團,淪為靠枕的一部分(更多的時候是抬腿枕),音樂其實是個干擾,而我有潔癖,最怕水漬和餅乾屑落到書頁上… 

而且吃東西容易讓人分心。尤其是閱讀推理/懸疑/驚悚類型的時候。

今年我買了好多本春天出版的Storytella書系,新書和二手書都有,從《喀邁拉空間Gravity)》開始入坑,買得不亦樂乎。這書系挑選的題材和文筆(譯筆)都屬中上水平,五本裡面至少會有三本合我胃口,不用事先上網搜尋評價,只要和書名或書介看對眼即可入手。每本新書的內頁還有贈送免費書籤呢!每張書籤就是書系另一本書的封面和簡介,一張書籤,就是一則誘惑讀者的小廣告,也算是另類的行銷手法吧~至少我覺得夾書籤比夾廣告文宣更實用~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2014電影:Serena



2014電影:Serena(譯:瞞天殺機)

UK上映日期:October 24, 2014
北美上映日期:February 26, 2015(北美居然要等到二月底…)

簡短的無雷感想:這部電影可謂好不容易捱到上映!2012年完成拍攝,但在布拉格拍攝的部份遇到收音問題(IMDbTrivia的說法是飛機噪音),需要演員們抽空「重新配音」,偏偏小珍妮佛當時因趕拍《飢餓遊戲:星火燎原》而挪不出空檔,只好一直延宕,加上導演力求完美,剪輯多個版本,一修再修,結果就是這部,嗯,不好也不壞的劇情片。勉強給個七十分吧!我若不是小珍妮佛的粉絲,我應該會給六十分──及格邊緣,也難怪這部片評價這麼兩極。

某些小說裡有的部份被刪減掉了(而我覺得沒有拍出來非常可惜),某些小說裡沒有的部份卻硬是被加了進來。大部分的改編是好的,我唯二不滿意的部分,是Serena走下火車的那一段,還有結局。這兩段堪稱Serena人格塑造的精華,任意更動,使得冷靜深沉的「惡女」,淪為歇斯底里絕望無助的「遊魂」,實在可惜。

這是一部沒讀完小說便無法「腦補」的電影。這也是一部讀完小說會覺得「好像缺少些什麼」的電影。原因大概得歸咎剪接,有些地方實在是剪得不太連貫,人物的情緒轉折稍顯突兀,但還算能看得出起承轉合。畢竟我是讀完小說後才觀看電影的,無法避免偏見,所以我告訴自己,這是一部「參考Ron Rash小說設定」的同名電影,僅此而已。文字改編成影像本來就不能盡善盡美啊!

以下完整劇透,著眼在小說與電影的不同,還沒進戲院觀賞,或想閱讀小說,慎入!

《惡女心計(Serena)》小說心得在此,供大家參考(同樣有完整劇透,慎入):http://heixinhu.blogspot.tw/2014/08/2014serena.html

(以下完整劇透,慎入!)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2014年書單:《最後的守護人(The Last Child)》

Image via goodreads


《最後的守護人(The Last Child)》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作者:約翰.哈特(John Hart
譯者:陳宗琛
評分:75/100

Darkness is a cancer of the human heart.

《最後的守護人(The Last Child)》是 John Hart第三本作品。這本書來頭不小,曾獲英國「匕首獎」和美國「愛倫坡獎」這兩大指標性的獎項。2009年原文出版,中譯本於2013年在台灣上市,如今中文版貌似絕版,各大網路書店均無庫存,實體書店的庫存不詳。開始在二手書店挖寶後,我已經有將近半年的時間沒有踏入誠品了,而我常去的那幾間金石堂大概是空間有限,擺放的多是當年(或當季)重點銷售的出版品,除非是村上春樹或史蒂芬金這樣的「暢銷名家」,才會有專屬於自己的一層櫃位。

我第一本閱讀的John Hart是他於2011年出版的第四本著作《鐵山之家(Iron House)》(中文版今年20144月出版,有雷書評在此)。有幸在二手書店先後挖到八成新的《鐵山之家》和《最後的守護人》,接下來希望能有緣尋得《順流而下(Down River)》(John Hart第二本作品,2010年中文版上市,如今網路書店已無庫存)。這兩本雖然都厚達五百多頁,但卻不會覺得沉悶冗長,皆屬值得花時間閱讀的page-turner。就像是…看了一場超長電影,跟著角色們一起犯錯、推理、彌補。讀後,會有不少反思和感觸。

人性從不完美。善良和醜陋可以並存。懦弱與殘酷是一體兩面。在作者筆下,每個人都有秘密,每個人都有他/她隱瞞真相的理由,而那些理由,可以是名利的誘惑,更可能是情感的牽絆。秘密,需要謊言來掩飾。謊言如積雪,總有一天會融化崩塌,造成無法挽回的傷亡(身體上或心靈上的傷疤)。明知不可為,卻還是忍不住。人性的矛盾在《最後的守護人》隨處可見,而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除了震驚,更多的卻是無可奈何。

(以下有完整劇透,慎入!)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2014年書單:《祭念品(The Keepsake)》

Image via 春天出版社



《祭念品(The Keepsake)》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作者: 泰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
譯者:宋瑛堂
評分:75/100

這是我的第三本泰絲.格里森。我的閱讀順序如下:《喀邁拉空間》(1999/2014)、《貝納德的墮落》(1996/2009),再來就是這本《祭念品》(2008/2012)。括弧內的年份為原文的出版年份/中文的出版年份。

會買下這本純屬巧合。某天吃飽飯,到金石堂閒晃,在奇幻纇的架子上看到這本包著封膜的《祭念品》(是的,居然被歸在奇幻纇,和《波西傑克森》、《骸骨之城》系列擺在一起,而不是放在懸疑/推理/驚悚纇…)。讀過作者兩部作品,知道劇情和文筆皆屬中上水準,也是殺時間的好夥伴,再加上背面書介印有「考古」、「木乃伊」「乾製而縮水的人頭」等字眼,誘發我閱讀時嗜血又暴虐的那一面(喂!),翻譯還是《往事不曾離去》那位譯筆優雅流暢的宋瑛堂。於是,顧不得家中書櫃還有一堆待讀的書籍,迅速將《祭念品》取下、開心地結帳、回家解謎囉!(High成這樣~)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2014書單:《北方大道(Great North Road)》

Image via 讀書吧


《北方大道(Great North Road)》
出版社:奇幻基地
作者:彼德.漢彌頓(Peter F. Hamilton
譯者:段宗忱

上下兩冊的評分如下:
《北方大道(上)》 評分:50/100
《北方大道(下)》 評分:85/100
綜合評分:65/100

簡單的無雷心得:沒有追根究柢的耐心,沒有非知道真相不可的毅力,沒有米蟲的悠閒,沒有美國時間,千萬!不要!冒險嘗試!(I warned you! )這本書,尤其是上冊(共560頁),非常,非常,拖泥帶水。如擠牙膏般一次只透露一點點點點細節,拍成連續劇大概會是科幻版的<世間情>(無奈)。

冗長的鋪陳直到下冊第300才開始進入「驚喜不斷」的明快節奏,故事也就是從這一段開始突然變得「好看」起來,讓我忍不住在三個小時內完食。也就是說,厚達一千頁的故事,前七百頁花了我近一個月的時間,上冊的末尾我幾乎都是以不耐煩的心態速讀帶過,下冊的開頭亦是如此,這中間還分心去翻閱別的書,後悔自己幹麻挖了這麼大一個坑給自己跳。每次閱讀都要翻白眼:謎底到底是什麼啦!外星人到底是誰/長怎樣/在哪裡/動機是什麼啦!!!(原地爆炸!)

而後三百頁呢,只花了我三個小時!邊挑燈夜讀、邊發出詭異的驚嘆聲!這本書就是這麼的…五味雜陳,說不上喜歡,但也不討厭,闔上最後一頁的那一瞬間,還真有點依依不捨呢!(…是有被虐傾向嗎?


Image via 奇幻基地


(以下有雷,沒耐性讀完整本書,可考慮直接翻到下冊第390頁,瞭解外星殺手的真面目。是的,是真的有外星人。)

上冊的心得我在這篇照片日記已經有簡短抒發。詳細的劇情大綱,可參考書介以及導讀,在此不贅述。以下是不吐不快的劇透,想自行解謎並修得「耐心毅力百分百證書」的讀者請止步(到底是要酸這本書酸多久~):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那些年的生日雜感。

回顧舊網誌,讀了幾篇這幾年生日時寫的文章,回憶一時湧上心頭,甜甜澀澀的。

分享兩篇舊時拙作:2010年和2011年的生日感言?…其實比較偏向日記和雜感啦~大三和大四的時候,最容易感覺困惑,徘徊在就業還有攻讀研究所之間,在台灣和美國兩地游移,結婚,還是不結婚?…這些困擾和心結如今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困擾和心結…(人類就是這麼有完沒完的生物…)

沒什麼日子是比生日更適合緬懷青春的。

-國鳳 Oct 30, 2014


XXXXX
XXXXX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2014年書單:《貝納德的墮落(Harvest)》,《鐵山之家(Iron House)》

圖片來源:春天出版網路書店


《貝納德的墮落(Harvest)》 評分:75/100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作者:泰絲.格里森
譯者:陳宗琛


「想像一下那是什麼滋味。」他說:「想像一下,眼看著自己的孩子慢慢斷氣,那會是什麼樣的滋味。雖然你富可敵國,可是你的孩子卻必須跟別人一起排隊等候心臟捐贈,而那些排在前面的人,有些可能是酒鬼,有些可能是毒蟲,有些可能是智能不足的殘障。有些人一輩子好吃懶做,卻還是能夠享受同樣的福利。」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然後壓低了聲音說:「想像一下。」
-摘自《貝納德的墮落(Harvest)》第465


Tess Gerritsen的書絕對是毒品。史帝芬.金也說呢:「假如你從來沒看過格里森的小說,那麼,當你決定買下第一本的時候,最好把電費也算進去,因為,一旦你翻開它,沒到天亮你是停不下來的......


繼閱讀《喀邁拉空間(Gravity》而感到不可自拔後,因緣際會,我又買了《貝納德的墮落》來看(某日路過便利商店買飲料,看到雜誌架上閃閃發光的再版79標籤,怎能錯過?)

Harvest這書名的原意為「器官摘取」,或「器官移植」,是Tess Gerritsen在醫學驚悚題材這個領域的初試啼聲之作。中文書名取作《貝納德的墮落》,和《喀邁拉空間》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說,中文書名本身也算是一種隱晦的劇透,讀者在讀完一整個故事後,再看書名,絕對會心一笑。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2014年書單:《哀傷紀》

圖片來源:文學城博客
周潤發和鍾楚紅主演的《秋天的童話》
(這是粵語片名,國語是《流氓大亨》)
這部電影總是能我聯想到鍾曉陽寫的《哀歌》。不過,除了都是描述「海外移民以及留學生身上發生的(愛情)故事」外,兩個故事其實一點相似處也沒有。《秋天的童話》走「開放式的圓滿(?)結局」,《哀歌》卻在字裡行間埋伏許多「悲劇暗示」,唯一的巧合大概就是《秋天的童話》裡的男主角跑過船,而《哀歌》裡的男主角熱愛海洋並選擇以海為生,僅此而已。(又,《秋天的童話》背景是紐約,《哀歌》則是舊金山~)
(國鳳按:以上這段文字介紹摘自國鳳於2011年5月23日發表在濫情者無名小站的電影推薦)


圖片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哀歌》曾經是一則我很喜愛的故事。這本書是我第一本自UC Davis圖書館東亞區借回家的書。那是2007年的秋末,在某個放課後的晌午,於書架間穿梭瀏覽時發現了1986年出版的《哀歌》。當時的動機大概只是想延續閱讀《停車暫借問》後的感動。《哀歌》在我心中,至今仍是一則很棒的故事,但也許是脫離留學生生活後的環境變遷,帶來了心態與情感上的改變,每一次重讀,心中的波瀾已不如第一次閱讀時那般強烈,更驚覺自己再也無法揣摩少女那多愁善感的心意。彼時星星海浪,此時油鹽醋糖。彼時無法參透城牆外的殘酷,此時窺探城內,卻只剩不解與惆悵。

2014年的《哀傷書》,是《哀歌》的前傳,也是《哀歌》的後續。是中年人回首往事的喟嘆,也是對生活、甚至生命本身的省思。《哀歌》的結局帶來了死亡的陰影,而《哀傷書》則是完全被死亡壟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