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文學城博客
周潤發和鍾楚紅主演的《秋天的童話》
(這是粵語片名,國語是《流氓大亨》)
這部電影總是能我聯想到鍾曉陽寫的《哀歌》。不過,除了都是描述「海外移民以及留學生身上發生的(愛情)故事」外,兩個故事其實一點相似處也沒有。《秋天的童話》走「開放式的圓滿(?)結局」,《哀歌》卻在字裡行間埋伏許多「悲劇暗示」,唯一的巧合大概就是《秋天的童話》裡的男主角跑過船,而《哀歌》裡的男主角熱愛海洋並選擇以海為生,僅此而已。(又,《秋天的童話》背景是紐約,《哀歌》則是舊金山~)
(國鳳按:以上這段文字介紹摘自國鳳於2011年5月23日發表在濫情者無名小站的電影推薦)
圖片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哀歌》曾經是一則我很喜愛的故事。這本書是我第一本自UC Davis圖書館東亞區借回家的書。那是2007年的秋末,在某個放課後的晌午,於書架間穿梭瀏覽時發現了1986年出版的《哀歌》。當時的動機大概只是想延續閱讀《停車暫借問》後的感動。《哀歌》在我心中,至今仍是一則很棒的故事,但也許是脫離留學生生活後的環境變遷,帶來了心態與情感上的改變,每一次重讀,心中的波瀾已不如第一次閱讀時那般強烈,更驚覺自己再也無法揣摩少女那多愁善感的心意。彼時星星海浪,此時油鹽醋糖。彼時無法參透城牆外的殘酷,此時窺探城內,卻只剩不解與惆悵。
2014年的《哀傷書》,是《哀歌》的前傳,也是《哀歌》的後續。是中年人回首往事的喟嘆,也是對生活、甚至生命本身的省思。《哀歌》的結局帶來了死亡的陰影,而《哀傷書》則是完全被死亡壟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