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些文字原本是寫在臉書上的,起因是近日看到下面這幾篇連結,有感而發。後來想了一下,不知未來的某天回顧這些想法時,我會有何感觸?是不以為然呢,還是依然堅持所見?所以決定整理後,也放在部落格這裡留存。
以下這些文字原本是寫在臉書上的,起因是近日看到下面這幾篇連結,有感而發。後來想了一下,不知未來的某天回顧這些想法時,我會有何感觸?是不以為然呢,還是依然堅持所見?所以決定整理後,也放在部落格這裡留存。
一年來到了尾聲,距離2021年只剩下不到兩週的時間。老大本週五在編輯會議上表示,希望大家提供『一份簡單的文件』,說明『個人明年在工作表現上的期許』。雖然知道自己最終只會繳交簡化的、修飾過的「官腔答案」(如這篇「工作負能量日記」所言),但轉念一想,這其實也是一個反省(甚至是整理自身優缺點)的好機會。於是我將自己的職責(職務)範圍大致分成三大項目:編務、版權、譯者,再逐一二分為「今年完成」以及「明年期許」。之後或許可以利用這篇反思,將之精煉為簡單一句。
備註:本文標題源自安室奈美惠的聖誕歌曲「Christmas Wish」。
最近某老字號出版社毀譽參半的套書「風波」,讓我想起了五年多前的面試經歷(天哪,不回顧臉書貼文的話,還沒感覺這已經是五年前的往事了!)
剛回台灣的時候,我心心念念想進出版社當編輯。但事實上我對編輯這份工作只有「懵懂」又「朦朧」的幻想,大抵覺得可以整天對照閱讀中、英文小說是一件很浪漫的事,當然現在上了賊船才知道,編輯跟奴隸其實沒什麼兩樣,從書本的出生伺候到死亡,甚至可以說是產業鏈中位階最低、雜事也最多的職位,每天都是在「笑中帶淚、白眼翻到眼球抽筋」中度過。😂
不過當時才2字頭的我並沒有任何編譯的實戰經驗,唯一比較接近的,大概就是在移民律師事務所協助撰寫中、英文信函的經歷,但在有樣板可參考、有老闆當靠山😁的情況下,其實並不敢說是自己獨力完成的「作品」,角色充其量是產出非常大、效率非常高的小助理,距離獨當一面還差得遠哩。在從未有機會見識或體會編輯台辛酸血淚的情況下,投了許多履歷,石沉大海居多,唯二的面試機會,其中之一就是從小就「膜拜」到大的某老字號出版社。老家的書架上滿滿都是該社出版品,從華文散文到翻譯小說都有,人生的終極夢想就是能夠親自編譯一本「傑佛瑞·迪佛」或「史蒂芬·金」(都講出來了還某老字號什麼啦XD)
總之,回顧個人臉書日記,在投了履歷之後的某個星期四或五的傍晚,我接到了某老字號出版社的面試邀約電話,看來附上部落格那幾則「不正經的閱讀心得」果然有效,是吧?(但也許對方只是看中我的國外學歷?)這點不得而知,反正不是重點。對方跟我約了下星期一的下午面試,她說,第一關性向測驗符合要求的話,才會給予後續的考題。(回台灣後我只遇過一次「性向測驗」,就是這一次。)
【編編,牢騷🍀】
有此一說,編輯一本書的過程,就如同「孕育」自己的書寶寶。
看著一本書,從只有word文字的初稿,到初排成PDF,再到校樣,最後印刷成書、裝訂成冊,從無到有,然後送它入庫、上架。送它展翅遠颺。看著它,在市場上接受嚴苛的試煉,在排行榜上,或者腹背受敵,或者氣勢如虹,或在茫茫書海中,從未上榜便歸於沉寂。
只要你很愛我~讓天下雪吧~下雪吧~下雪吧~
開一篇2019年專屬的『紀錄處』,然後所有的心得感想就通通都記錄在同一篇裡面。唯一的小變動大概就是,如果不是印象很深刻的故事,或是看完沒有亟欲分享/吐槽的書籍,我大概就只會紀錄自己『閱畢/放棄』,最多再加上『評分』,而不會再寫簡短心得。也就是說,『簡短紀錄的心得』跟『獨立一篇的心得』以後將只屬於『深得我心/非拉人入坑不可/我究竟看了什麼鬼我一定要警告大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