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浪漫魔幻的電腦書編輯。
閱讀&電影心得,心情雜記,小說創作,手作天然石飾品…。

黑心湖。the black lake 臉書專頁(Facebook Page)https://www.facebook.com/heixinhu
Ellen塔羅牌與仁倫動中禪:https://ellentarot.blogspot.tw/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2016年書單:《背叛者(Graduation Day)》

Image via 


《背叛者(Graduation Day)》
出版社:高寶書版
作者:喬艾‧夏布諾( Joelle Charbonneau)
譯者:陳圓心
評分:80/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3.81

追了這麼多三部曲的心得就是:最好能一氣呵成讀完整個系列,不然一本一本慢慢追,每一本都要間隔個半年到一年(甚至更久),這中間還會被其他單行本、三部曲、多部曲分心,等劇情幾乎都忘光光了,最初閱讀時的激動感動躁動也回不去惹,續集才姍姍而來,這時候再見主角群們,只有一種「你們是誰/之前發生什麼事了可以簡短前情提要一下嗎」的困惑啊啊啊……(遠目回想紅色覺醒/紅星革命三部曲。喔喔,還有提靈女王泡沫宇宙、一堆未完待續的三部曲…)

三部曲的模範生近期大概就是圓神出版的幻紙魔法師,再更早一點就是臉譜出版的松林異境,都是在三個月內陸續積極推出,由同一個譯者翻譯,還有附贈書殼/書袋呢~)

(以下微微劇透)

《試煉者》這系列的中譯讓我從2015年中追到2016年底。還記得初讀第一集《試煉者》時的震撼,那種『終於找到《飢餓遊戲》和《傳奇》的替代品了好開心!』的喜悅和意猶未盡。續集《潛伏者》整體的感覺就略遜一籌,但女主角身邊的人們各懷鬼胎,危機四伏的氛圍還是讓人對完結篇抱有期待。好不容易等到上禮拜剛出版的《背叛者》,一氣呵成在一天內讀完後,卻覺得滿失落的,但事隔一天後回想,作者這樣的安排其實對女主角西亞才是最合適的

經過大考和大學的試驗後,西亞變得更成熟、也更穩重了。尾聲,當她下定決心回到首都完成學業還有實習,從大學畢業(graduate)後,將會和她的夥伴們,一步一腳印,踏上成為領袖之路。她還年輕,還有很多要學習、要挑戰、要克服。從監督當權者開始,最終的某一天,故事裡的少年少女們都會成為國家的領袖群,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幫助國家走向更正面、更光明的道路,確保過往的悲劇和鬥爭不會再度重演。

雖然我心裡還是有點擔憂寇琳達總統會不信守承諾,說老實話,我覺得像《飢餓遊戲》那樣把當權者全部幹掉、換一批新的上台,大家重新開始,或許對主角們來說會比較安全?但西亞在結尾的語氣其實很正面,也許作者的用意是讓讀者們不要憂心,歷經「滄桑」的西亞已不是最初那個來自偏遠殖民地、迷惘惶惑的單純小女孩,她現在有了非常明確的目標,有動機,有勇氣,還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且讓我們祝福她吧!


Dec 21, 2016


(為了讀這本完結篇我還暫時擱置看了三分之二的《安樂窩》。本來下定決心以後不隨便落入套書坑的我,又因為讀了網友推薦而買了《半王的復仇》和《渡鴉之城》,然後桌上還有翻沒幾頁的原文書Playing with Fire by Tess Gerritsen、Crimson Peak by Nancy Holder,和因為太喜歡電影一時衝動購買的<怪獸與牠們的產地>英文劇本書……好多書看不完還一直買,剁手指啊啊啊啊~~

喔,突然想到,再過三天就聖誕夜了,下次發文搞不好是明年了。提早祝各位,聖誕佳節愉快,新年新氣象,新年快樂!


Image via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2016年書單:《地獄》、《睡在豌豆上》、《何以笙簫默》

最近讀了幾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書。因為沒有喜歡到想為它們單獨寫心得感想,亦沒有想吐槽它們的動力(所以說劇情夠瞎夠扯也是一種特色呢!),但還是簡單記錄一下。

最近鬧書荒啊啊啊…




Image via goodreads


丹.布朗的《地獄》:我是為了看電影,又因為ptt網友討論電影結局和小說不同,所以我才趕在電影上映前,跳著讀完這本磚頭書。劇情嘛,無論是篇章的銜接、人物的塑造、甚至是鋪梗解謎的神秘感,整體來說比《達文西密碼》遜色太多,是說丹布朗的書我也只看過這一本,書和電影我都滿喜歡的,所以我是帶著高度期盼在檢視《地獄》!但畢竟鄉民都說小說和電影結局差很大,沒讀到我不甘心!所以就勉強啃完了。打鐵趁熱,馬上殺進戲院看電影,卻發現,不僅是結局啊,好多地方都跟小說不一樣,這哪裡是小說改編呢,根本是不同的劇情和人設啊啊啊啊啊~我雖然比較喜歡電影的快速節奏,但更希望是小說的結尾,但小說結局爭議性質頗高,像電影這樣的落幕才是好萊塢公式吧⋯總之,我不推薦小說也不推薦電影,在我看來最多是圖書館租借、或是等電視電影台播放的等級吧。



這文案真的很吸引人,我超愛失蹤還有綁架的題材啊~
圖片來源:三民網路書店

湊佳苗的《睡在豌豆上》:這本才真的是讓人無言。前面三分之二的神秘感營造的非常濃厚,一度有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潛力,結果結局居然……(很難形容又不爆雷,總之『疑犯』和『動機』和我想像的差很大,口味太清淡了,有種為了隱瞞而隱瞞的刻意,我還是喜歡口味重一些、性格扭曲一些、血腥味多一點~(guilty pleasure, something that you shouldn't like, but like anyway.

(這本書是在二手書店隨手挑的,為了等糟糠夫辦事情,我花了兩個小時,在下著大雨的咖啡店窗邊讀完,算是一本打發時間的好夥伴吧,但劇情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不會特別推薦就是了。)


曾斷斷續續在電視上看過電視劇片段,覺得節奏有點慢就沒有繼續。
但這種小火慢燉的緩緩步調放到文字裡,就挺合適的。
也許不是所有小說都適合改編成(好多集歹戲拖棚的)連續劇吧。
圖片來自:新浪網

顧漫的《何以笙簫默》:相見恨晚。我的意思是,如果我早個五年讀到這本書(尤其是高中或大學初期),我可能會很愛這本書(和男主角)。但偏偏我到了二字頭尾聲才知道有這本作品,在我看來男女主角簡直不像塵世會有的人物,有過度美化的感覺,反而男二登場時間短短,其心境和灑脫卻滿能引起共鳴的。這是一則因故錯過、巧遇重逢、化解誤會、再度攜手的簡單故事。沒有高潮迭起,沒有癡纏男二萬惡小三或恐怖婆婆等老梗,就是一則平平淡淡的溫馨小品。雖然沒什麼關聯,但這故事氛圍讓我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席絹《我的藍》。都是淺淺的、很優美的故事,但不是我的菜,我喜歡相愛相殺有血有淚的那種~(…什麼描述啦!-_-

讀了三分之一,還在猶豫要不要繼續的(所以書名沒有擺在標題裡):
《紅皇后2:玻璃劍》:紅皇后》給我的感覺就是普普通通,本來不想繼續了,但因為結尾的轉折導致我不得不繼續看《玻璃劍》知曉後續(可惡的三部曲風潮,一堆三部曲多部曲前傳後傳系列在拐錢…),但《玻璃劍》的發展越來越有《闇黑之心系列》的感覺,偏偏我不是很喜歡這種套路,所以…我想我還是會嘗試讀完它啦,畢竟都買了,但如果跟《紅色覺醒3:銀色新生》一樣僵持超過一個月沒有進度,我應該就會棄坑。

只能說近期真的只有幻紙魔法師系列》賓士先生讓我意猶未盡。是時候查看博客來的翻譯文學新書列表,看看有沒有讓人眼睛一亮(即拐騙讀者購買)的有趣文案吧~

Nov. 6, 2016



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

2016年書單:《幻紙魔法師3:與愛締約(The Master Magician)》、《潛沙記(Sand)》

近期讀完的兩本書,因無驚豔感(若是感到驚豔/驚嚇,我會長篇大論還放一堆影視截圖腦補…),既然無愛也無恨,決定放同一篇心得,簡單記錄就好。

(其實本來想等手中的另外兩本書讀完後再來一起寫,但我怕人一怠惰、時間一拖,就把劇情和感觸忘得一乾二淨~所以還是趁記憶猶新時記錄心得比較好。)

Image via goodreads


《幻紙魔法師3:與愛締約(The Master Magician)》
出版社:圓神
作者:  夏莉.荷伯格 (Charlie N. Holmberg )
譯者:林零
評分:75/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3.80

【微雷短評】

這系列真的是奇幻皮愛情骨,但整體來說我覺得第二集第一集>第三集。就感情來說,第一、二集的曖昧不明實在美麗,尤其是讀完第二集,很難不愛上咱們的男主角-魔法師贊恩(眼冒愛心)。但第三集他的戲份有點點縮水,主要焦點依舊落在女主角席歐妮身上:她的資格考試、她的少女情懷、還有她的自找煩惱+自尋死路~

繼前集尾聲知曉魔法締結的秘密後,席歐妮練習不同魔法的篇幅變多了,尤其是操縱火的部分,很有《紅皇后》女主角操縱雷電的既視感(當然氣場還是差了一截)。但昔日仇敵的脫逃,牽動了席歐妮的心緒,她的輕率、焦躁和莽撞表露無遺,這些缺點在前兩集可以詮釋為勇敢,第三集就成了不必要的致命傷,身為讀者實在很難認同她的「以身試險」,雖明白她替家人還有愛人擔憂的心境,但她沒仔細斟酌自己草率行動會帶來什麼後遺症,尤其對手還是個殺人不眨眼的血術士!這點讓我在閱讀時,不時感覺惱怒(完全可以理解男主角的動怒和無奈)。

扣掉女主角性格的這個小缺陷,這系列還是不減其迷人之處,尤其是一個魔法與維多利亞時代共存的英國,可媲美哈利波特的架空世界,神秘、有趣、創意豐富(尤其是最後的考試驗收!),甚至會希望作者在同一個世界觀裡繼續書寫或創造其他新角色的故事(安排一個愛人給魔法師貝利,折磨折磨他吧拜託~)

好期待迪士尼的影視改編啊啊~

(又,提醒大家,隨書贈品魔法袋/魔法盒的摺法在第三集末尾,第284和285頁,別像我一樣自以為是紙魔法師,亂凹一通,讀完書才發現正確摺法,哈哈哈,要我去考魔法師資格考試,一定會被嚴格的魔法師貝利釘到天花板上…)


貝利那隻偷男女主角情書的紙鷹可以算是第三集最讓我驚喜的橋段了~
Image via 






《潛沙記(Sand)》
出版社:鸚鵡螺文化
作者:   休豪伊 (Hugh Howey )
譯者:穆卓芸
評分:65/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3.96

中譯書封和這原文封面有不同意境~
Image via goodreads


【微雷短評】

(先聲明,我還沒看過讓休豪伊聲名大噪的《羊毛記(Wool)》系列,這本書是我首次閱讀休豪伊…)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很微妙。我和幾篇Goodreads評論的想法一樣,感覺作者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應該有個很恢弘的構想,這本Stand-Alone應該只是大綱(或草稿),寫著寫著,大概是湊到字數了,或是遇到了瓶頸,就決定先發表交差,其他的日後再說,卻在讀者心中留下一個未完待續的漣漪。

前幾頁雖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新鮮感,但從中段開始看到尾聲,只會有錯愕和困惑的感覺,這本書雖然是單行本,卻留了好多謎團沒有解開:為何舊世界的高樓和科技遺跡會埋沒在深厚的沙漠底下?無人荒原的反派(??)所擁有的「…將土碾到消失,從空中偷走我們的水,將山脈變成河川…(page 262)」,此等技術,又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要千方百計挖到原子彈,卻又決定拿來毀滅其他資源匱乏苟延殘喘的小城鎮?為什麼「鼓聲(page 360)」停了,雨水就會降臨?(化學/物理的原理是?)

讀者只能透過維琪、帕爾瑪、康諾這一家子的視角去看整個殘破不堪的新世界,然後莫名的開始,莫名的結束,劫後餘生的這家人,剩下來的人,後續該何去何從?(只能靠讀者自己想像?問題是線索太少,拼圖不夠啊!

我超不喜歡這種故弄玄虛、留白太多的小說,我比較偏好有解答/解釋/結果的故事,就算很瞎很不合邏輯我也可以接受,至少可以吐槽啊~像《潛沙記》這種沒頭沒尾虛晃幾招就揮手再見的,叫人如何入戲?

(上一本讓我有這種懊惱感覺的是《神秘森林》,剛好也是穆卓芸翻譯,整本書的文字優美到令人屏息,但沒有解答的結尾我是真的不喜歡啊…)

《潛沙記》唯一值得推薦的只有穆卓芸的翻譯,但若真要推譯筆/文筆,我會推薦同樣也是他翻譯的《我想念我自己》《愛情的謎底》,故事還比較深刻動人。

不過《潛沙記》讀來真有被沙掩埋的窒息感,本來我還在觀望同樣也是穆卓芸翻譯的末日小說《焚城記The Water Knife)》,但我決定暫時不往世界毀滅資源爭奪的方向走,我還想多看幾本YA羅曼史補補眼睛啊(什麼比喻啦~)

(又,《潛沙記》的末尾預告了鸚鵡螺文化即將出版《北與南(North and South)》,不曉得正式上市的日期是什麼時候呢~我超愛BBC 2004年的改編電視劇啊,百看不膩,中譯出版說不定會讓我有機會買到絕版已久的DVD/或是在公視看到播出呢!)


雖然跟沙沒有關係,但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想到電影The Book of Eli的氛圍,大概是因為兩者同樣都是末日題材,都想在落後殘破的新世界尋求生存意義以及堅定信仰吧~
Image via 



以上記錄。

September 5, 2016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國鳳的投稿<八> 芳香日日》 我將不再

這篇的原稿其實是2011年大學畢業前夕寫的舊日記(查了一下日期,是April 19, 2011,原標題是 熟悉的路 ),一眨眼畢業也已經五年了,距離我的十九歲也即將滿十年,真不想跨越三字頭啊(抓頭髮~)

(這是原本在無名小站的配圖,是我2007年剛入學時拍的學校圖書館東亞藏書區。
不曉得現況如何,是否仍維持原狀呢?)
East Asian Collections @ UCD Library    
國鳳攝於2007, Fall Quarter


xxxxxxxx

國鳳的投稿<八>
自由時報花編副刊
2016年8月20日週末生活版第E25版
芳香日日》 我將不再
◎國鳳
自由時報電子報網址連結: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023493
報紙照片:黑心湖臉書

畢業在即,一個月後,我就要拿掉大學生的標籤,揮別這個我長久依賴的保護網。也許,我將不再有機會,於小雨紛飛的十一月,每天早上九點,在鮮紅的公車上旁若無人似地打盹。在魚貫的人群中,擁有自己的目的地,而快步行走。熟練地,繞過公車站旁濕潤的草坪和軟泥,避開橫衝直撞的腳踏車陣,試圖在十分鐘內,抵達教室。

我將不再有機會,於陽光刺眼卻寒風刺骨的午後,因為提早寫完期中考,而有空閒的半小時能買杯熱騰騰的咖啡,順便慰勞自己忐忑的心神。

我將不再有機會,於等公車的空檔,在學校書店內閒逛,每次總會買包巧克力或是洋芋片回家。無所事事的代價,僅是小小的甜膩和奢侈。

我將不再有機會,一個人,逛熟悉的超市,買熟悉的外賣,看熟悉的日落。週末七早八早被鄰居的鋼琴聲吵醒,總是那幾首熟悉的古典鋼琴曲。

我還真希望現在有台時光機,能夠回到過去,告訴大一的自己,妳將會有意想不到的際遇,總會有貴人適時地拉妳一把,聽妳說話,甚至,為妳留一扇窗,想見識不同風景的時候,妳還是有機會,可以從敞開的窗口振翅翱翔。

只是,我將不再有機會,走過那小雨紛飛的冬天,目睹春櫻的花開花落,埋怨夏天的太陽究竟何時才肯落山。

大學四年,一生只有一次。我將不再有機會,回到十九歲,一個人在戲院看電影,一個人在學生餐廳吃可麗餅,一個人,在圖書館的東亞藏書區,花在中文書本上的時間可以是英文書的兩倍。

一個人走過荒漠和綠洲,迎接我的將會是怎樣的風景?冷漠的,熱情的,皆屬陌生。我還沒準備好離開這熟悉的一切。

只是,時間流逝得太快,春夏秋冬的循環是如此理所當然,待我發現,今年暴躁的春雨過後,蕭瑟的秋卻不來,卻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去年的秋天,拾一片惶惑的落葉。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2016年書單:《黑殼(Husk)》、《賓士先生(Mr. Mercedes )》


我覺得中文譯本的封面設計的不錯,有反派初登場顯現在虛擬螢幕上的森冷感覺…(或者暗示主角最終的命運…)
反而goodreads上的封面就單純只是大眾驚悚小說的構圖了~
Image via 金石堂


《黑殼(Husk)》
出版社:臉譜
作者:   J. 坎特.莫桑( J. Kent Messum  )
譯者:力耘
評分:70/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4.15

【短評+微劇透】

「切記:一心尋求永生與單純畏懼死亡的人,兩者截然不同。」(page 152)

這本techno-thriller 在科幻和驚悚的分配上拿捏的恰到好處,題材新穎,香豔刺激(?),唯一可惜的是劇情的演進有些拖沓,懸疑感稍嫌不足(讀沒三分之一就知道反派是誰,基本上書背文案就已劇透了一大半),好險作者的筆觸充滿黑色幽默,閱讀的旅程既是感慨萬千,又忍不住莞爾一笑,而透過第一人稱敘述製造的盲點,讀者一路心心念念主角及其友人的安危,提心吊膽地期望咱們男主角能像好萊塢電影裡演的一樣,反敗為勝,打得心機反派滿地找牙(沒牙齒可打也要砸爛他的電腦主機!),並成功脫險…

可惜事與願違。作者選擇在最尾聲讓讀者希望落空,來一記回馬槍,男主角最終的沉默和無可奈何,令人背脊發涼。2030年距今不算遙遠,也許未來的某一天,靈魂/意識真的也能數位化,可以上載、儲存、傳輸、分享。可是,當科技真的演變至此,人們再也無須害怕疾病和死亡,尋求永生永續永存,如此執念,個人與社會,家庭與國家,皆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作者拋出一個想像的未來,殘酷的反烏托邦,在那裡,美國淪落的跟南非還有委內瑞拉等第三世界國家沒有什麼兩樣,M字型的一端極盡淫亂奢華,另一端則是擠滿苟且偷生的螻蟻,踩踏著彼此往上掙扎求生…


Image via collider

小說裡的男主角羅德茲(Rhodes )年輕英俊,而同樣從事黑殼工作的同事們:涼子菲尼亞斯,設定則是亞洲人和黑人,所以放張電影<環太平洋>的劇照來做角色代入吧,話說Charlie Hunnam若是開放肉體租借的話,一定門庭若市!男的女的都搶著要上載靈魂程式當三日猛男遊戲人間~~(這位太太講話不要這樣)



Image via goodreads


《賓士先生(Mr. Mercedes )》
出版社:皇冠
作者:    史蒂芬.金 ( Stephen King  )
譯者:柯乃瑜
評分:90/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3.89

【短評+微劇透】

這本書真的是金叔的巔峰之作!不愧是2015年度的Edgar Award for Best Novel !(是說他的作品我也只涉獵約三分之一而已,所以這句話是針對我歷年來讀過的作品下的結論。至少贏過去年的話題大書《安眠醫生》太多太多了!但感覺goodreads讀者們對《賓士先生》的評價滿兩極的~當然,閱讀本來就是主觀的嘛,自己享受整個歷程就好囉!)

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劇情流暢、各項元素掌握的恰到好處(搞笑溫馨、黑色幽默、毛骨悚然,一併俱全!)人物嘛,無論是主角配角跑龍套的,甚至是反派賓士先生本人,都很「討喜」,沒有讓人感覺無聊或不耐煩、或是巴不得他閉嘴消失。最重要的是翻譯流暢,譯者本人是專職口譯,我平常都有在潛水看她的臉書,她翻譯的《小婦人》和這本《賓士先生》都很不錯,值得收藏。(我這本《賓士先生》是買二手的,我正在考慮把手中這本賣掉,然後買一本新的中譯本,或者買英文原文書來收藏…但查了一下,發現金叔把這系列發展成三部曲了!也許我該等皇冠出完三本後再來考慮收藏方案…)

基本上《賓士先生》真的沒什麼好劇透的,因為兇手的真面目讀者很早就知曉了,七早八早就把底牌掀光光,兇手、手法、甚至動機,一目了然,這在偵探推理小說可算是新鮮(不像John Hart 、Tess Gerritsen還有Jeffery Deaver都喜歡把令人豁然開朗瞠目結舌的壓箱寶貝擺最後面)。上一回讀到類似的底牌掀光光小說,是兇手第一人稱敘述的《清掃魔》,但相較之下《賓士先生》的寫作技巧還是高超許多(手法和動機也有趣多了)。

那這本還有什麼可看之處?我本來也是這樣納悶,豈料越看越有意思,可看之處原來就在退休警探和兇手之間的鬥智(或者該說互相挑釁激怒彼此的過程),還有兇手的日常。是的,兇手的家庭和工作日常(有如此母親、同事和客戶,還有對已逝小弟的埋怨內疚,完全可以理解他犯罪的起心動念是怎麼來的)。

雖然明知殺人犯法是很嚴肅殘忍的議題,但看著一正一邪的兩人在匿名交友網站上言語交鋒,卻是讓人越讀越有興致。然後退休警探和他的「共犯們夥伴們」一起打擊邪惡,復仇成功,雖然結尾是令人爽快的happy ending(跟上面那一本不同,上面那一本讀完會鬱卒一陣子),但金叔還是埋了個兇手可能會捲土重來的伏筆(!!)好吧是說我也覺得內心戲這麼有趣的反派就這樣變植物人,是真的有點可惜。

不過我看了一下goodreads上第二集Finders Keepers和第三集End of Watch的簡介,咱們賓士先生再度登場的時候應該是第三集,第二集的文案感覺有《戰慄遊戲(Misery )》的既視感,但一切還是只能等讀到書本本身才能下定論。

本書主角霍吉斯(Hodges)是個62歲胖嘟嘟的退休警探,本來想代入柯林法洛或是約翰庫薩克的,但是這兩個人的年紀不對,所以我決定還是代入連恩尼遜北北的憂鬱老人形象來閱讀:拿A Walk Among the Tombstones劇照來用,剛剛好,正巧霍吉斯的小幫手傑若米也是個黑人青年~

Image via collider

而身兼電腦維修員和冰淇淋先生的反派布雷迪,他的戀母情結/怨母情結則讓我聯想到美劇Bates Motel

Image via collider

但我還是覺得Dan Stevens的年紀還有氣質更接近我閱讀時的感覺(表面平靜無波,內心卻波濤洶湧,靜靜地埋伏在人群裡,這種孤狼型的兇嫌最嚇人了):

Image via indiewire



以上記錄。

August 10, 2016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2016年書單:《幻紙魔法師2:猜心謎鏡(The Glass Magician)》

《幻紙魔法師2:猜心謎鏡(The Glass Magician)》
出版社:圓神
作者:  夏莉.荷伯格 (Charlie N. Holmberg )
譯者:林零
評分:85/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3.85

Image via 

第二集將這系列又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無論是劇情走向或是魔法創意都比上一集來得精采(驚險),尤其是這一集讓讀者見識到不同魔法的施展,主要著眼在「玻璃/鏡子/光藝師」,但驚鴻一瞥的火魔法、橡膠魔法、甚至血魔法亦讓人印象深刻,紙藝雖然浪漫,但感覺還是稍顯弱勢和繁瑣。

(以下劇透)

因為故事視角是席歐妮(直到最後的最後才有短短篇幅的艾默瑞‧贊恩視角),作者將少女「不確定自己是否在單相思」的雀躍、惱羞、還有困惑寫得活靈活現,讀者和席歐妮一樣,很難臆測導師贊恩的思緒,直到席歐妮和同學們參觀造紙廠時遭遇恐怖攻擊,我們才終於見識到男主角難得失控、擔憂和憤怒的另一面,這才確定男女主角是互相喜歡的,只是礙於眼前的威脅,還有師生之間的禮節,不能在眾人面前有太明顯的踰矩。

席歐妮在好友狄萊拉(光藝師)的協助下,私自和黎拉的同夥蓋瑞斯會面,讓自己置身險地不談,也連累至親好友,雖然可以體會席歐妮的責任心,可讀到這一段不禁要替她捏把冷汗,也覺得女主角有點魯莽。但也正因為席歐妮的躁進,她才能因此發現打破締結/重新締結的秘密,以及給男主角表現情感的機會~(超夢幻的一吻,page 236-237。上一本讓我有類似感覺、覺得優美/憂傷的感情戲是《泡沫宇宙:霧與雪之歌》的俄羅斯片段~)

讀到尾聲我才發現原文書名安排的巧思。上一本是席歐妮成為紙魔法學徒的歷程(所以第一集書名是The Paper Magician ),第二集則是席歐妮為了對抗反派,而打破誓約、短暫成為光藝師(The Glass Magician)。雖然結尾她明確表示自己想跟紙藝重新締結,但她也發現了『不管她想成為哪一種魔法師,她都能做到。』(page 283)這也解釋了第三集書名是The Master Magician的原因:看來第三集能讀到席歐妮練習和施展各類魔法的橋段吧,敬待九月的中文版囉!

我還注意到一個小細節,不曉得是不是作者刻意安排的小隱喻?席歐妮暫住贊恩前學徒蘭斯頓家時,打發時間讀了《簡愛》(page 225&230),而《簡愛》的女主人翁和席歐妮其實有許多共通之處:出生簡單、長相平凡、年紀輕輕就來到大宅工作、然後無可救藥地愛上大自己許多歲的男主人,偏偏這男主人懷藏許多秘密,黑暗的過去、深藏在閣樓的恐怖前妻…(是不是有許多呼應的相似處!是不是!應該不是我想太多吧~不然怎麼不讀莎士比亞或是珍奧斯汀的作品而是《簡愛》呢~)


Jane Eyre (2011 film)
Image via cinemablend

她愛他的真誠,他的正直,他的聰明,還有他的幽默與孤僻。她愛他在施行摺藝時手指移動的模樣,還有他專注時微噘嘴唇的表情;她愛他的善解人意--至少他對她一直是那樣。她想,應該有很多人會覺得艾默瑞‧贊恩對他們不屑一顧--如果他們夠敏銳,在他語出譏諷時就會聽得出來他的不屑。說到侮辱人,這件事他還真是做得相當不著痕跡。

但她還是希望自己沒有那麼快就迷戀上他。』(page 49-50

是不是,贊恩連個性都跟《簡愛》的Mr. Rochester一樣傲嬌~(誤)


雖然我心目中的形象,
贊恩比較接近電影<純真年代>裡年輕的Daniel Day-Lewis
Image via theredlist

《幻紙魔法師》的電影版權已經被迪士尼買下,希望能拍成像哈利波特一樣有魅力的系列電影囉~

新聞報導:
‘Paper Magician’ Movie Adaptation in Works at Disney With ‘Rogue One’ Producer
http://variety.com/2016/film/news/paper-magician-movie-adaptation-disney-1201743228/

也希望不要拍成凱吉哥那樣就好~
(好吧其實凱吉哥在<魔法師的學徒>裡造型也不差,撇開劇情不說,整體形象其實挺適合演反派倒是真的~)

架勢十足!有沒有!
讓他演蓋瑞斯吧!(亂腦補)
Image via collider

July 30, 2016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2016年書單:祕密的承諾、跟蹤、銀色新生、噬神者

這一篇寫得有點尷尬,因為這四本書當中有三本我只讀了一半就放棄了,並不是說書本內容不好,只能說不是我的菜,既然讀起來卡卡的一點趣味也沒有,還是把時間留給其它待讀的小說比較實際:

Image via 

其實我很喜歡《秘密的承諾(The Secret)》前三分之一,男女主角在從英格蘭前往蘇格蘭的旅途中,互動充滿驚喜,可一抵達蘇格蘭高地就變得每況愈下,也許是因為宗教和時空背景的隔閡吧,在閱讀時一直覺得無法體會主人翁的煩惱和堅持,這也許是我第一本也是最後一本Julie Garwood。本書原文於1992年出版,我讀的這本是2015年的新譯本,是在二手書店買的,雖然劇情不是我的菜,但譯者唐亞東的文筆讓人驚艷,完全沒有翻譯腔,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譯者本身也是羅曼史作者,難怪行雲流水、游刃有餘。

男主角依恩,嚴肅霸道,又高又壯,將連恩尼遜北北年輕時在電影Rob Roy的鐵漢柔情模樣直接代入,毫無違和~:

Image via


跟蹤(The Book of You)》我只讀了二十頁就沒興趣了,作者在劇情還有敘述的鋪排上顯得刻意而且混亂,只能說我被書背文案騙了,不過這本書也是買二手的,就不計較了。

銀色新生(Morning Star)》則是讓我努力撐到第三十五章才確定《金色同盟(Golden Son)》帶給我的震撼已蕩然無存,不想再折磨自己,就把美好的回憶留在闔上第二集的那一刻,或是期待電影改編吧。

出版社將《獵狼之歌(Wolfsangel)》的續集《噬神者(Fenrir)》拆成上下兩本,但上集我只讀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一來是劇情乏味,二來則是翻譯換人了,我還是比較喜歡《獵狼之歌》的魔幻氛圍,加上《獵狼之歌》其實也可以算是單本完結,角色們轉世後的發展和糾葛感覺也不那麼重要了。

以上雜感記錄。
July 26, 2016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2016年書單:《幻紙魔法師(The Paper Magician)》

《幻紙魔法師(The Paper Magician)》
出版社:圓神
作者:  夏莉.荷伯格 (Charlie N. Holmberg )
譯者:林零
評分:75/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3.61

Image via 


【微雷感想】

最近非小說的閱讀佔去不少時間(在這邊偷渡一下推薦臉譜出版的地圖之外),而小說的部份,Red Rising系列的完結篇《銀色新生》又卡關近一個半月(這邊我要小小抱怨一下,《銀色新生》目前進度是書本厚度的一半,吸睛魅力真的輸《金色同盟》一大截,也許每一套三部曲最困難的挑戰就是收尾吧…)

上個週末尼伯特颱風襲台,凌晨網路就斷線了,颱風來襲哪裡都去不了還不能上網,簡直是酷刑!連續一整天,我就像毒癮發作一樣,一直開關數據機,還打了兩次客服,直到隔日中午網路才恢復訊號…

無法上網,只好隨便抽一本最近買的新書來讀(怎樣都不願意繼續面對《銀色新生》就是了~),《幻紙魔法師》就屬這類打發時間的輕鬆小品。設定頗有創意,可惜的是首集的格局有點小,前半段場景在老師的家、後半段場景在老師的心,對其他魔法還有整個世界觀的著墨甚少,書寫到了最後甚至有些雜亂,但瑕不掩瑜,且看第二集和第三集如何發展囉(書封內頁有寫,今年八月和九月會陸續上市)。

作者將背景設定在有魔法共存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倫敦,小說前半段,女主角席歐妮(Ceony Twill )自魔法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紙魔法師贊恩(Emery Thane )的住所學習紙藝魔法,兩個怪胎同住一個屋簷下,從相互揶揄到相知相惜的師生曖昧於焉展開…

前二分之一很有哈利波特第一集的既視感,劇情直到贊恩的陰暗過往找上門來,卻開始變得混亂、枯燥、甚至有些老梗。席歐妮為了救贊恩而坐上紙飛機,帶著只有一發子彈的手槍(!)、紙鳥、紙狗、和一堆紙張就闖入敵人之境(讀到這邊我直搖頭,好弱啊,這要怎麼跟人家對決啦…)。可初生之犢面對血術士黎拉的黑暗魔法卻是毫無招架之力,席歐妮和黎拉在贊恩的心臟內展開妳追我跑的追獵,從心房逃到心室,同一時間,席歐妮卻也被迫受困和觀賞一段段贊恩的過往,最終理解這男人神秘而惆悵的外表底下,有著美麗的憂傷,熾熱的情感,和堅定的信念…

原來又是一部奇幻皮愛情骨的小說呀(蓋章認證)

July 11, 2016

來自作者官網的Fan Art
這張意境不錯~
Image via






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2016電影:The Conjuring 2


Image via teaser-trailer


2016電影:The Conjuring 2 (譯:厲陰宅2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3065204/
Rotten Tomatoeshttps://www.rottentomatoes.com/m/the_conjuring_2/

厲陰宅2已經上映一個多禮拜了,我一直在反覆猶豫要不要進電影院一探究竟。身為好奇寶寶,忍不住在批踢踢電影版讀了一堆劇透,被雷炸得體無完膚。但網友描述總比不上親身體會,今日晚間剛好有空檔,就決定吃晚餐配鬼片吧。


圖片來源:娛樂重擊
要我老公在家裡創作這種詭異畫像還給我掛牆上,
我一定立馬款款行李奔回娘家~


其實,在修女惡魔玉照劇照還沒公布前,我是興趣缺缺的。大概是因為第一集The Conjuring帶來的失落感仍殘存,想當初我被第一集的預告嚇個半死,抱持著「我要被電影嚇到尿褲子!」的興奮心情衝首映(這句話怎麼有點猥褻?),結果卻是失望而歸。The Conjuring頂多算是一部中規中矩的鬼片,但論創意轉折,還是陰兒房(Insidious系列)比較駭人。

本來想說等電影下檔看電視就好了,豈料一見修女惡魔,我又燃起了興致(另類的一見鍾情?)。這造型太過詭異,影片色調或劇情節奏拿捏不好,恐怖片一定瞬間變搞笑片,我非見識一下大螢幕的效果不可。

結果第二集出乎意料的好看(以下微劇透):

故事發生在英國Enfield一出租房屋內,單親媽媽和四名子女相依為命,經濟困窘,已經夠落魄了還遇上鬧鬼,俗話說柿子挑軟的捏,古今中外妖魔鬼怪總是挑運勢低氣場弱的人欺負,一家人不得安寧只能暫時躲到鄰居家,但這非長久之計,求助教廷幫忙,但教廷卻希望經由華倫夫婦鑑定真偽後,才考慮伸出援手。

糾纏這家人的是一位鬼魂爺爺,脾氣不好,喜歡亂扔亂摔東西,憤怒的低語,配上瘦骨嶙峋的面容,在搖椅上搖啊搖的,哼唱著綠油精的旋律緩緩走上樓梯,這設定簡直比神出鬼沒的修女魔神仔還嚇人。我最怕吼叫老爺爺這種類型的鬼了,豈料鬼魂爺爺居然只是被惡魔控制的棋子!好險他不是壞鬼,只是被囚禁、被利用。(老婆婆類型的也很可怕。長髮女鬼和黑眼小童就有點老梗了,無感。倒也不是說我遇到以上這些就不會害怕,通通不要遇到最好,阿彌陀佛~)


圖片來源:娛樂重擊
這一集對華倫夫婦的情感鋪陳比上一集豐富的多,
我很喜歡Ed拿吉他學貓王唱歌、還有最後和Lorraine 擁舞的片段,非常浪漫~

第二集對信任(trust/belief)還有信仰(faith)的探討亦可以說是勝過第一集。尤其是Lorraine 預見Ed死亡的畫面後,非常害怕失去丈夫,於是開始抗拒除靈任務,但Ed卻不斷的說服Lorraine:他和她的「能力」是上帝有目的的給予,救人是發自內心的使命也是不得不從的天命,他不能見死不救。感覺這樣的理念和中國佛道教所謂的「帶天命」、「修行」、「渡眾生」有點類似。


圖片來源:vogue

最讓人驚艷的則是年輕演員Madison Wolfe,她飾演被惡靈盯上的小女孩Janet,幾幕因驚懼而落淚、因無助而落寞、因附身而邪魅的多變神情,讓人聯想到Natalie Portman小時候飾演的Mathilda一角,這小女孩將來不可限量。

整體來說這部片有90分,適合炎炎夏日進戲院「涼」一下~

而我果然慧眼識英雄(這句話是這樣用的嗎?),假扮修女+愛聽聖歌的惡魔Valak要有自己的專屬電影了~不曉得會是惡魔前傳還是後傳呢~

原文報導:http://www.ew.com/article/2016/06/15/conjuring-2-spin-off-nun-development
中文報導:http://www.hypesphere.com/archives/75272

June 19, 2016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2016電影:Colonia

Image via indiewire


2016電影:Colonia (譯:尊嚴殖民地/窒命地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4005402/
Rotten Tomatoes:https://www.rottentomatoes.com/m/colonia/

這大概是近期繼<怒火邊界>後,我看過最沉重、最壓迫的片子了。本片根據真人歷史改編,講述在冷戰期間,前納粹成員Paul Schäfer身為牧師,於智利鄉間成立尊嚴殖民地(Colonia Dignidad),美其名是自給自足且虔信上帝的田園村莊,實際上卻是暗地裡和獨裁政府配合的駭人組織。相關歷史背景可以參考這篇BIOS Monthly的文章:
尊嚴殖民地(Colonia Dignidad):智利歷史上黑暗的一頁
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7198


Image via marieclaire

男主角Daniel是社運分子,在政變發生時被抓到尊嚴殖民地裡拷問囚禁,女主角Lena是空姐,為了愛人而深入險地,喬裝信徒混進尊嚴殖民地。坦白說我覺得女主角滿勇敢的,要我的話實在沒這個勇氣,從頭看到尾總覺得Daniel有點自作自受,雖說「革命」本身就要有拋頭顱灑熱血的心理準備,但過度逞英雄差點害死自己不成,又連累女友,實在無法苟同,Daniel最後對Lena說I owe you真的是這份感情的最佳註解,沒幾個女孩子有Lena這樣的堅毅、執著和勇氣。

片子的前半段稍嫌拖沓,直到男女主角重逢的那一刻才開始變得緊湊,尤其最後逃亡的片段,雖然有點老梗、觀眾大概也能猜到結尾會如何收場,但還是不免替小倆口捏好幾把冷汗(這一段跟Argo最後的驚險登機亦有得拼)。本片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牧師Schäfer對恐懼的完美詮釋,所謂肉體折磨並不困難,使其精神崩潰心靈畏懼才是王道,讓我聯想到《松林異境》小說一開始也有這樣的情節安排,有人犯錯或試圖逃亡,就被抓來公審,讓大夥兒宣洩壓力,活活虐打致死,殺雞儆猴的同時也樹立權威形象:

That's where psychology
comes into play.
Anyone can torture,
but to break a person
without harming physically,
that's an art.
(摘自劇本 http://www.springfieldspringfield.co.uk/movie_script.php?movie=colonia

演技方面,演技派男星Daniel Brühl似乎沒有發揮該有的水準,唯一讓人驚豔的是他假裝智能障礙的片段,是真的滿有說服力的,但若要說演技高峰,他在<決戰終點線(Rush)>的表現才真的是融入角色,在這部片裡面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受限於類紀錄片的劇本,很難有突破性的發揮。反而Emma Watson的表現超乎我預期(大概是因為事前看過相關影評,對Emma 的演技評價普遍不佳,所以我的期待放得不多吧),之前在其他電影看到她都會忍不住聯想到妙麗,然後就會不小心出戲。但在這部片裡面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也許是因為劇情實在太驚悚了,女主角入住尊嚴殖民地後我就一直在擔心她會不會露出馬腳或遭人背叛,但好險這部片的出發點是「紀錄/紀念真人真事」,沒有空檔鋪陳人與人之間在如此封閉的環境下的爾虞我詐,而這也是這部片比較可惜的地方。

飾演邪惡牧師的Michael Nyqvist可謂本片精髓,先前他在不可能的任務第四集還有John Wick都演大壞蛋,但其實我對他的印象始終停留在瑞典版的龍紋身的女孩。能演追根究底的記者,心狠手辣的老大,還有歇斯底里的佈道者,真不簡單(在Colonia當中有一場他帶領「信徒」在遺體旁不停叫喊Yes, live!還有Rise!的畫面,真是嚇死人,比任何妖魔鬼怪的電影都還可怖!)

這部片應該是看過一次就不會想要回顧的電影(壓迫感實在太重,尤其片尾還有真人照片,很難想像照片裡的人們下場究竟如何,尤其是那些被性騷擾的小男孩們,最後長大並活著走出尊嚴殖民地的又有多少人…這樣一想,感覺牧師只被判刑33年實在有點輕…),但絕對值得一看,整體而言我給85/100。不過建議看電影前先稍微搜尋閱讀一下相關歷史背景,更能入戲。

國鳳 June 3, 2016

片頭曲是 Ain't No Sunshine,整部片的氛圍真有陽光無法滲透的窒息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dIqbv7SPo


看到這邊真的忍不住大喊,不要再拍了啦你這個白目~~~
但男主角不在自己身上插旗子我們就沒有精彩可怖的電影可看了~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2016年書單:《提靈女王2:敵軍壓境(The Invasion of the Tearling)》

《提靈女王2:敵軍壓境(The Invasion of the Tearling)》
出版社:大塊文化
作者:  艾瑞卡.喬翰森(Erika Johansen)
譯者:王心瑩(讀完才注意到譯者換人了!)
評分:80/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4.15


Image via goodreads


【簡短心得紀錄,微雷】

第二集的goodreads均分會比第一集高不是沒有原因,「支線人物」莉莉的POV實在太搶戲、太揪心,身處上流社會卻孤立無援,對威權且陰晴不定的丈夫感到懼怕,渴望逃離現況卻因極權政府的控制而無法安全脫身,每一次我都在期待咱們提靈女王凱爾希何時又要再『觀落陰』去實境體驗大渡海前的反烏托邦,莉莉的視角總是能讓我聯想到我很喜歡的小說<時間迴旋>和電影V for VendettaEquilibrium

而這一集的凱爾希也有讓讀者感到焦慮(拔頭髮)的新一面,小女孩壓力太大居然會利用「性事」甚至「用寶石的力量自殘」來達到紓壓的效果,這……(呃…這不是青少年小說嗎?查一下goodreadsamazon的類別,喔,主分類是歸類在奇幻科幻-反烏托邦底下,不完全是青少年小說咧,好吧!那我可以接受這樣的劇情安排~)(喂~)

甚至有好幾次我都覺得提靈女王要黑化了,尤其是用寶石傷人和懲罰人的那幾段敘述,但好險她是個正義感+使命感都很強烈的堅毅女孩兒,沒有沉溺在寶石的神秘力量裡,最後反而還機靈地利用「腥紅女王想要寶石想得要命」來解決莫梅尼入侵的難題,換得國家安全。

基本上第二集雖解答了不少第一集的謎題(例如提靈王國的起源釘錘的身世腥紅女王的真名),卻又丟了好幾個謎團待第三集解答。

首先是第七章的肖像畫廊(尤其是第256263頁的敘述),藉由肖像畫完整的簡說提靈的王位繼承史(幾乎都是女王耶~),這幾頁我有bookmark起來,因為後續解答黑暗魔物、腥紅女王甚至凱爾希身世的時候會用得上參考。(作者埋梗埋在畫裡~)

然後解答的是兩顆藍寶石的作用:

我看過其中一顆寶石改變時間,製造出很多奇蹟。不過另一顆寶石擁有控制肉體的力量,而妳具有很堅強的意志,提靈的繼承人。妳將能夠剝人皮膚,碎人骨頭。(提靈女王2,第141頁)

所以凱爾希能和大渡海前的莉莉「意識交流/意識同步」,凱爾希甚至還能逐步擁有莉莉的面孔,都是因為寶石的緣故。再來凱爾希能隔空傷人/殺人(還有醫治人?),也是寶石的力量,而寶石只聽命於她。

真正的大渡海是跨越時間。(提靈女王2,第531頁)

這點跟<時間迴旋>的概念很類似,搭船跨越一道星際拱門,然後就是好幾世紀後的新世界了。(與其跨距離移民到陌生的月球火星XYZ星,不如跨時間到幾萬年後地球,原地重生,再一次蹂躪消耗地球資源。人類為了存活延續不擇手段,真可怕。

再來是說明大渡海的原因:

「想像那個世界沒有富人也沒有窮人,沒有奢侈品,不過每個人都吃得飽、穿得暖、受教育,而且獲得關懷。上帝沒有控制任何事,書籍沒有遭禁,女性不是次等公民。膚色,出生的環境,這些事全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仁慈和人道。沒有槍枝、沒有監視器、沒有毒品、沒有債務,而且貪婪完全沒有影響力。」(提靈女王2,第211頁)

這句話是威廉‧提靈對莉莉說的。威廉是藍色地平線組織的頭兒,也是後來成立提靈王國的第一任國王。話說分離主義團體-藍色地平線越聽越有種邪教的感覺。能用魔法寶石帶眾人乘著「諾亞方舟」跨越時空,來到一個全新的國度、全新的「地球」重新開始建國,怎麼聽都覺得是只有神話傳說會出現的故事。可話說回來,哪個宗教沒有離譜又不可思議的創始和淵源呢?只是威廉大概萬萬沒有料到,他所描述的這些美好價值平等未來,在提靈建國未滿三世紀就全數崩毀,真命女王凱爾希在第三集能不能挽救彌補還是未知數。)

然後是(超帥氣)黑暗魔物的真實身分和目的:

黑暗魔物的真名是羅蘭.芬恩,他已被禁錮三個世紀,若能得到提靈繼承人的原諒,就能自由,這也是他(牠?)警告腥紅女王不得傷害提靈女王的原因。至於他做了什麼背叛提靈家族的事,必須獲得凱爾希親口承諾的原諒,又是新的謎題了。

最後的最後,從凱爾希和黑暗魔物的對話當中,我們得知凱爾希不是雷利家的人,而是提靈家的人,但提靈家家族在很早以前就全部遭到屠殺,那凱爾希的父親到底是誰?(我甚至都懷疑凱爾希的生母不是大家以為的前任女王…伊莉莎。)黑暗魔物甚至暗示幽靈和提靈暗殺事件有關幽靈的真名也尚未揭曉,這一切都只能等第三集上市了(原文要今年十一月才出版,中譯大概要等到明年了吧,好久啊,到時候劇情又忘光光怎麼辦,我就是第一集和第二集之間間隔太久,讀第二集的時候很難進入劇情,一月買的書到四月才讀完……所以說,寫心得記錄很重要啊~)

第三集The Fate of the Tearling的書封:

Image via 
See the bejeweled cover for The Fate of the Tearling -- exclusive
The final book in the Tearling trilogy drops Nov. 29.


最後附上兩篇他人讀書心得供參考(這兩篇寫得有戳到要害,留起來明年需要溫習劇情時參考~):

旭日之丘(Dawn Hill): 讀書心得:提靈女王2:敵軍壓境 The Invasion of the Tearling

這篇也有聯想到<時間迴旋>。話說<時間迴旋>真的是一部很棒的作品,日前忘記在哪篇影視報導有讀到<時間迴旋>將被改編成電視電影(迷你影集),非常期待。

《提靈女王2:敵軍壓境》凱爾希,加點油好嗎?@及時行樂

這篇寫得其實滿貼近我心聲的,雖然我很喜歡這系列,但主角凱爾希某些時候還是讓人不禁替她捏把冷汗,古今交錯人物眾多的複雜劇情要改編成電影劇本應該頗有難度,但畢竟是Emma Watson要演凱爾希,還是很期待電影改編啦。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東亞研究系:安部公房《砂丘之女》

在博客來瀏覽翻譯文學新書時發現《沙丘之女/砂丘之女》要出新譯本了:


聯經出版,今年四月底上市

這讓我回想起大三時在UC Davis拿的那堂日本近代文學(JPN103,一眨眼也是六年前的往事了(歲月如梭…青春小鳥都要長成老母雞了~)。若不回顧保留下來作紀念的講義、考卷、報告和舊網誌日記的話,我甚少回憶起這堂課(同一個教授的JPN105更是沒印象了,嗚~)

有部分原因是因為這堂課的教授很嚴苛+嚴肅,但不可否認,他是個學識淵博、很講究禮節、說話亦很客氣的人,讓妳不知不覺想要努力迎合他的高標準、換得他的尊敬和肯定,然後壓力就會變得很大(修完一堂課頭都要禿一半了~)。好巧不巧我修這堂課時他還是東亞研究系的advisor(然後東亞系小貓沒幾隻,很容易就會被教授記住名字和長相)。反正日本近代文學和歷史只會讓我聯想到壓力大,並不像日本古典文學或怪談那樣輕鬆,我覺得這跟教授們的教學風格多少有關聯,絕對會影響一個人的興致和熱情…

扯遠了,但我也不是把JPN103所寫所學全都還給教授了,這堂課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的,只剩兩本書,分別是遠藤周作的《海與毒藥》(二戰為背景,將美軍俘虜拿來解剖和實驗,一整個醫院都是共犯結構,積極與被迫的為與不為,從或不從,是罪?是罰?是善?還是惡?都沒有絕對的分水嶺。)再來就是這本《砂丘之女》超現實的荒謬與倦怠,和卡謬的《異鄉人》有得拼。《海與毒藥》還有《砂丘之女》,兩者一現實、一虛幻,共通點就是後勁很強,閱讀的當下不會覺得,事後每次回想,還是覺得毛骨悚然。改編的電影作品亦如是。

《海》和《砂》這兩本書也是我的期中還有期末報告選擇之二,我突然有點不確定《海》是JPN103還是JPN105讀的,但總是同一個教授的課、兩本書的paper也燒死我不少腦細胞,沒差啦~,也許這才是印象深刻的主因,因為被報告死線折磨過??(大誤)

這是我2010年修這堂課時讀的英譯本(還有偷懶時參考的中譯本):

The Woman in the Dunes by Kobo Abe 
當時在課堂上讀的是這個封面的版本
圖片來自Amazon


志文出版的《砂丘之女》
圖片來自博客來

底下分享的是2010年5月底在濫情者無名小站上發表的心得感想(主要是電影觀後感&和一點點小說大綱),算是我對這本書的推薦吧!(懶成這樣,其實只是想藉著這篇懷念一下大學生活而已~)


XXXXXX

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2016電影:The Huntsman: Winter's War

Image via eonline


2016電影:The Huntsman: Winter's War (譯:狩獵者:凜冬之戰)
台灣上映日期:April 8, 2016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2381991/

身為Chris Hemsworth的死忠粉絲,這部片還未開拍我就引頸盼望到現在,雖然第一集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的評價慘烈,續集才上映沒幾天,中外影評亦出現正反兩極的評價,但凜冬之戰有我心愛的情夫,還有三位欣賞的演技派女神,不管別人怎麼講,我都不要錯過(手刀飛奔進戲院~)


【短評(以下微雷)】

放一張美美的冰皇后防雷。

Image via theguardian
The Huntsman: Winter’s War review – an insipid confection


嗯,說老實話,單就劇情來說真的是不及格,雖然這類「奇幻童話」本來就不太講邏輯,但相較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第一集多一些些。我對Kristen Stewart既不喜歡也不討厭,她的表現就如同她在其他電影一樣中規中矩,敗就敗在和她演對手戲的是沒有「化學反應」的Chris Hemsworth氣場強大的Charlize Theron。就角色厚度來說,第一集的壞皇后著實比較立體,壞得有理由、下場也令人同情。但第二集的冰皇后+壞皇后感覺還是少了些什麼。如果能把中間拖沓冗長的「獵人與舊愛重逢、與矮人們的叢林冒險、拖拖拉拉近一個鐘頭、結果魔鏡還是被搶走了!」縮短一些,多些冰皇后+壞皇后的過往鋪陳對立對決,甚至多給其他打醬油的狩獵者們一些戲份也好(矮人們神煩,不懂編劇為什麼要一直安排他們講一些不好笑的台詞。)總之這是部美學一百分滿分,劇情只有十分的電影,完全是靠演員在撐,喜歡四位主演的人絕對不會錯過,但如果對演員沒有愛,可能開演不到十五分鐘就會坐立難安吧。

劇情設定在白雪公主之前之後:在白雪公主的故事還沒發生之前,Charlize Theron飾演的壞皇后因魔鏡預言自己妹妹女兒的美貌將勝過自己,害怕深陷愛情的妹妹會離自己而去、忌妒妹妹的幸福、或者害怕自己的美貌會被超越,種種原因,壞皇后借妹妹愛人之手燒死妹妹女兒,妹妹力量覺醒,成了冰皇后,隱居北境,抓了一堆小孩來訓練成冷血無情的狩獵者,替自己燒殺擄掠開拓疆土。Chris Hemsworth飾演的Eric和Jessica Chastain飾演的Sara是冰皇后旗下最厲害的戰士,因墜入愛河密謀私奔受到嚴懲。在冰皇后設計的幻境中,Eric看見自己最恐懼的:Sara的死亡,而Sara看見的,卻是Eric捨棄自己,自行離去。(男人害怕心愛的女子死亡,女人害怕心愛的男人離去,這個對照隱喻很妙,我很喜歡這一段。)

(編劇大概忘記第一集有給Eric一個前妻,我記得這位前妻的下場應該是被壞皇后抓去吸食精氣而亡,但來到續集,這位前妻貌似不存在了,連Eric第一集對白雪公主動心也被忽略了,這樣感覺Eric還滿多情的,雖然電影主軸一直強調愛能征服/克服一切,但其實初戀最美最深刻,對Eric來說念念不忘的始終是青梅竹馬Sara,這樣解釋就說得通了。)

在白雪公主的故事發生後沒多久,第一集的帥哥王子William找上Eric幫忙尋找和護送魔鏡,原來魔鏡仍有壞皇后殘存的法力,一直不斷洗腦和干擾白雪公主(現在已經是白雪王后了)。然後Eric展開尋找和護送魔鏡的旅程(這段太瑣碎,明明幾個小時前才剛觀賞完電影,我就已經忘記這段的劇情了,窘)。和舊愛重逢、誤會冰釋、被舊愛背叛,獵殺冰皇后(卻驚訝的發現壞皇后復活了,嚇死寶寶了!),最後十五分鐘簡直像是趕場一樣(不要給矮人這麼多戲份,拿來鋪陳一下這裡不是很好嗎!敲桌子!!),Charlize Theron的戲份幾乎全都剪進預告裡了,衝著她而進戲院的一定滿失望的(我想再看她多換幾套衣服啊…)

結局算是帶點遺憾的happy ending吧,不爆雷,還是鼓勵大家進戲院看美美的女神們啊~


Image via theguardian

圖片來源:



我也想要一個跟冰皇后一樣的貓頭鷹面具監視器!(誤)

Image via 


-April 12, 2016-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2016書單:《無聲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Image via 


《無聲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出版社:悅知文化
作者: 伍綺詩 (Celeste Ng)
譯者:李靜宜
評分:80/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3.76

【無雷感想】

閱讀本書前,可參考譯者本人版權經紀對這本書的介紹(以下四篇連結)。如果像我一樣,一開始是抱持著閱讀懸疑小說的心態來翻閱,一定會啃沒幾章節就暫且放棄。但這幾天雨下不停,重拾這本書,改用閱讀文學小說/劇情小說的心態來讀,陰鬱的天氣配上壓抑的文字,故事突然變得好看,只要是經歷過渴望達到父母期待、同一時間卻又想要遠離父母約束的讀者,一定會覺得某些對話和情境讀來感同身受。(再一次強調,這不是偵探查案小說,女孩溺斃這件「案子」的前因後果,勉強只能算是撕裂這個家庭「和諧表象」的轉捩點,但不撕裂就不會有傷口,沒有好好面對傷口,回顧過去種下的「因」,就不會有修補和復原的可能,更不會有機會解讀彼此、瞭解彼此。)

細心的讀者大概在本書二分之一就能猜到真相和結局,卻只能默默而無力地看著這七零年代的一家五口,看他們承受逃避彼此給予的壓力,最想說出的話,卻只能化作夜空無聲的星光,飄浮氣息間的塵埃,當「渴望融入」變成「被迫遷就」,「與眾不同」成了「格格不入」,脆弱而平靜的表象一觸即潰,在失去莉蒂亞這個女兒/妹妹/姊姊之後,剩下的四口成員該如何調適,如何修正,如何和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翻譯和《追風箏的孩子》是同一個人,譯筆敘述樸實動人,沉重甚至有點「刻板印象」的家庭故事雖然不算是我的菜(簡單來說就是一次書,之後應該會拿去賣二手書店,流通到下一個有緣人手裡吧),但本書的文字完全沒有翻譯腔,非常推薦這本書的文字。

國鳳 Feb 22, 2016 
(這本書我去年十二月初就買了,到現在才看完,文學小說真的需要時間也需要耐性啊!)

圖片來源:


靜靜讀一本書(譯者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writingreading/posts/1515780682071019
https://www.facebook.com/writingreading/posts/1516192012029886
https://www.facebook.com/writingreading/posts/1516827061966381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的介紹(本篇貼文底下有博客來Okapi專訪的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grayhawk.agency/posts/1094724790568449

同場加映影視版權售出的新聞,新聞提到最適合的導演人選或許是李安,這讓我聯想到李安早期的電影作品,像是<喜宴>還有<飲食男女>,氛圍的確和《無聲告白》有點類似!

伍綺詩《無聲告白》 影視版權售出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031003408-260405





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2016書單:《紅色覺醒2:金色同盟(Golden Son)》


Image via


《紅色覺醒2:金色同盟(Golden Son)》
出版社:木馬文化
作者:皮爾斯‧布朗(Pierce Brown)
譯者:陳岳辰
評分:90/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4.49

部落格在2013年另起爐灶後,一直抓不到主軸,直到2014年中旬我才開始記錄讀書心得,漸漸地,讀後感就成了書寫重心,而Red Rising就是我開始簡短記錄心得的開山始祖之一(看看那時候的心得寫得多隨便…)

Red Rising系列的中譯也算是命運多舛,第一集聲勢浩蕩的出版後(記得是跟《北方大道》還有《星移記》一起做宣傳),第二集卻遲遲沒有推出,正以為斷頭了,這才從Novel小說粉絲專頁得知換出版社了!

舊版中譯《紅星革命首部曲:崛起》,由讀癮出版,新版則改由木馬文化出版,內容不變,但書名變成《紅色覺醒》。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新版的書名啦,覺得比較貼近第一集的主題(男主角是紅勞,紅勞覺醒,變身金督,走向改革/改變之路)。既然內容都是一樣的,我就沒有買《紅色覺醒》,只收藏《紅星革命》,畢竟讀癮出版社已不復存在,《紅星革命》也已經絕版了啊!

圖片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無雷感想】
(以下心得用新譯名《紅色覺醒》代表第一集)

整體來說我覺得《金色同盟》比《紅色覺醒》好看。說老實話我已經完全忘記第一集的劇情了,只記得男主角戴洛艾銳斯之子改造成金督,派去當臥底,結尾是他完成媲美飢餓遊戲的學院訓練,正式加入殺妻兇手奧古斯都大統領的麾下,雖結交一群朋友和戰友,卻也同時樹立了一大票敵人

讀《金色同盟》時第一集不在身邊,沒前因後果可參考,而前年的讀書心得有寫跟沒寫一樣,只好心一橫,硬著頭皮讀多少算多少,卻驚訝地發現毫無障礙!一開始的人物眾多可能會造成困擾,但其實主要角色和派系就那麼幾個,只要捱過頭三章,就會忍不住想一口氣讀完這近五百頁的磚頭書。

第一集的打鬥只能算是小孩打群架(哈哈),第二集才是真正的星際爭霸戰銳蛇決鬥和戰艦轟炸只是開胃菜,眾多角色之間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還有男主角不時自問自省的善惡矛盾,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要先安內還是先攘外?結盟後拆夥,得逞後滅口,這才是《金色同盟》讓人驚呼之處。

【題外話】

另外想要提一下編譯。我覺得男生的譯筆/口氣女生的譯筆/口氣是真的有差別。Red Rising系列和其他多數由女作家主筆的暢銷YA小說不同(或者該說其特色),就是作者本人和筆下的戴洛都是頂著主角光環+很愛嘴砲的帥哥(誤)。第一人稱的視角時而易怒、時而懊悔男孩的衝動自傲男人的內疚孤獨共存一體,那容易被滿腔怒火沖昏頭的情緒幾乎躍然紙上,譯者陳岳辰的譯筆在此就顯得格外貼切,於是《金色同盟》尾聲的高潮更顯得駭人,讓人迫不及待想讀第三集(敲碗啊!!)。但同樣都是陳的翻譯,神話狼人的第二集《噬神者》就有點難以下嚥,這類如詩如歌的神話故事體,我還是比較喜歡譯者楊佳蓉在第一集《獵狼之歌》那樣「柔美」的詮釋(不過我還是會找時間讀完《噬神者》的…)(心虛)

又,這系列若是改編成電影,我覺得Chris Evans是戴洛的不二人選啊(不考慮年紀的話),要身材有身材,要臉蛋有臉蛋,要肉搏有肉搏,要和戰友搞基情要和美女談戀愛也沒問題,美國隊長根本超適合!(以上為粉絲腦補)

Image via 
美國隊長第一集,改造的前後對比圖~
戴洛在《紅色覺醒》的改造也差不多是這樣吧~
(只是戴洛不只是塑身,連臉皮都換了)
(戴洛在《金色同盟》裡還要一直強調自己以前又瘦又矮,現在又高又壯,真是夠了~)



國鳳 Jan 22, 2016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國鳳的投稿<七> 月光夢公園》 好久不見的她

Image via 


這一篇文章的原標題是 做了這樣一個夢 ,是我在2011年5月大四尾聲時寫的文章,初發表是在現已消失的無名小站。我的想法是這樣,既然無名已不復存在,不如把一些自認不錯的舊文章整理一下,投稿吧!到處亂槍打鳥的結果,只有這篇被留用……(窘)。靈感嘛,源自當時日本文學(還是電影課?)讀到的《夢十夜》,第一夜的開頭就是 こんな夢を見た ,即「做了這樣的夢」。

紀念的,是2003年到2009年的青春,是一段靜止在2008年的友情,是2011年的某一夜,一傷心詭譎的夢境。

舊文已用罄,往後還是要多磨練文筆才行,偏偏我現在熱衷的是寫讀書心得,沒辦法,閱讀吐槽真的比創作容易啊…(懶人藉口)

xxxxxxxx

國鳳的投稿<七>
自由時報花編副刊
2016年1月16日週末生活版第E27版
月光夢公園》 好久不見的她
◎國鳳
自由時報電子報網址連結: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949618
報紙照片:黑心湖臉書


古代的日本人相信,當妳夢見某個人的時候,有兩種可能:要不是妳剛好想起她,就是她剛好想起妳。這天晚上,好久不見的她在妳入睡後突然造訪,從容地開門邀請妳一窺她的夢境。在她的房間裡,蒼白的月光灑在她和那位背對著妳們熟睡的男人身上。她赤裸著身子,走到門邊,幽幽地看著妳,妳卻始終沒有勇氣和她對望。妳無聲地流下了眼淚。妳的心在想,又或著是夢境外的旁白在說話:「終究是鴻溝太深,而離別太長。」無論失聯多久,妳的好奇心始終潛伏,妳其實一直很想得知她的近況。而再次重逢的這一刻,卻好像只有妳自己的傷心和忐忑是真實的。

卻總不見她慌張。總是這樣吧,打從認識她的那一刻起,就不曾見她心虛過、猶豫過。和她相反,妳總是很快認錯,很快低頭,也太快放棄。她曾問過妳,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緣,能讓妳們忍受彼此這麼久?妳看輕她的荒唐,她苛責妳的安逸。妳過於膽小,她太過放肆。可是,妳們卻也並肩陪伴彼此走完了青春。

她突然彎下身去,用指甲畫破微微隆起的肚皮。瞬間,鮮血如泉水般湧出,她將雙手探進傷口內,不斷翻攪。男人翻了身,依舊睡得酣沉,月光映在他略為突出的顴骨上。血緩緩流至妳的腳邊。她說,孩子沒了,妳進來坐會兒吧。妳沒有尖叫,妳表情木然,可是,妳再也藏不住心裡的害怕。場面太過駭然,這一次,實在是不能陪她繼續走下去了。

妳轉身走進另一個漆黑的房間內,將門用力關上。她拍打門板,喊著妳的名字:「難道妳不是我的朋友嗎?怎麼會有妳這種朋友?」她終究是生氣地哭了——或傷心地哭了,卻也沒持續太久。妳怎會料到,接下來的每一分鐘,將由妳繼續哭下去。鮮血持續自門底的縫隙往房內氾濫,像失控的滔滔江水。妳鎖上門,妳的眼,適應了連月光都沒有的黑暗。她美麗的身影,卻還是有辦法找到妳窩藏的縫隙,持續濕潤妳的腳底,進而竄進妳的心窩,最終占領妳的腦袋。

妳只是目擊了一切,沒有阻止,也不給予認同。妳什麼也沒做,卻比那位在床上熟睡、不知此刻在誰的夢裡逗留的兇手還要愧疚。她失去了孩子,留住了愛人,妳卻跑開了。跑得了現實,卻跑不了夢境。接下來的每一分鐘,將由妳繼續哀悼。

只是,這究竟是她的夢?還是妳的幻境?究竟,是妳潛意識想窺探她的世界,還是,她那熱愛莽撞的魂魄,在臨睡前忽然想起那段與妳並肩而行的日子,於是,喬裝成黑夜裡的月,化作四處溢流的血塊,前來探望好久不見的妳?

妳卻是一句「別來無恙?」也沒膽開口,又將自己鎖進層層黑暗裡。這夢,居然一睡就是十六個小時。

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2016年書單:《潛伏者(Independent Study)》




2016年首發~

《潛伏者(Independent Study)》
出版社:高寶書版
作者:喬艾‧夏布諾( Joelle Charbonneau)
譯者:陳圓心
評分:85/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3.96

圖片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簡單無雷感想】

試煉者》續集《潛伏者》去年耶誕夜一上市,我馬上手刀飛奔到金石堂買書(奔奔奔~),但大概是期望過高,我總覺得第二集略遜第一集一點點。整體來說,第一集的主軸比較偏向生存遊戲/密室脫逃的大考試煉,為了成功過關不擇手段,無論是中文書名《試煉者》還是英文書名The Testing,皆呼應女主角西亞在書中的經歷。我本來還有點納悶第二集Independent Study怎麼會翻作《潛伏者》,以為又是模仿《分歧者》系列的噱頭。但讀完整本書才發現中譯書名的巧思:

第二集表面上是青年角色們通過大考後的「志願分發」、「課程選修」與「實習爭取」,實質上卻是大人們政客們在鋪陳鬥爭和醞釀反抗…表面上大家相安無事,私底下卻是暗潮洶湧,潛伏的,不僅是反抗份子,還有兩邊討好的「暗樁」,只能說圍繞在女主角身邊的(帥哥猛)男子們都是口蜜腹劍的狠角色,妳老爸都警告妳不要相信任何(男)人了啊!(妳好像有點曲解人家老爸的意思惹)

(2016總統大選快到了,《潛伏者》有陰謀、有惡鬥、有雙面間諜,還有抓耙仔,和台灣時局對照一下,難免會做聯想…)

簡單來說,《試煉者》比較接近《飢餓遊戲》第一、二集的感覺,緊張刺激的程度爆表,《潛伏者》前半段的「大學迎新」也是如此,後半段就…比較沉悶一點,大概是讀過《飢餓遊戲》、《闇黑之心》和《傳奇》等反烏托邦系列,博士的野心、總統的謀略、叛軍的分裂…其實都在意料之中,只希望第三集Graduation Day的收尾收得和《傳奇》系列一樣漂亮,若是像《飢餓遊戲》或《闇黑之心》的收線就比較可惜了。

但此類青少年談戀愛兼搞革命的反烏托邦系列大抵就是這樣的走向,唯一的可看性就在彼此不同的世界觀設定,至少《試煉者》的設定很合我胃口,所以我可以忽略女主角連續兩集皆太過「博愛/良善」的小缺點,而且這部貌似沒有男主角,就算托馬斯勉強算是男主角吧,戲份也未免太影薄,圍繞在女主角身邊的配角們(麥科、伊恩、威爾、安佐、甚至勞夫…)都還比他搶戲,男角們這麼多,改編成電影後,應該會是歐美末日革命版的<步步驚心>吧!(不要自己腦補)

(可女主角的大學生活真的是步步驚心啊~)

但第二集尾聲女主角西亞有稍微展現出fierce的那一面,期待她在第三集的蛻變啦。

國鳳      Jan 7, 2016

突然覺得Emma滿適合演西亞這個資優生角色的
Image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