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浪漫魔幻的電腦書編輯。
閱讀&電影心得,心情雜記,小說創作,手作天然石飾品…。

黑心湖。the black lake 臉書專頁(Facebook Page)https://www.facebook.com/heixinhu
Ellen塔羅牌與仁倫動中禪:https://ellentarot.blogspot.tw/

2024年1月17日 星期三

2024年書單:《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




書名:《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China 1949: Year of Revolution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作者:何傑明(Graham Hutchings)
刷次:2023年7月初版一刷、8月初版二刷
購自:台北聯經書房

本書詳盡地描述1949這一年在中國這塊大陸上發生的事件,從1948年末講述到1950年初,基本上就是一連串無力回天的戰事、政策、厄運與挫敗。除了關鍵戰役之外,經濟、政令、民生、報章媒體等方面也有描繪,其中不時穿插一些蔣介石白崇禧還有李宗仁等「桂系」之間的恩怨情仇,喔,當然少不了毛澤東和他的黨羽,都是之前的閱讀中常見的名字。

作者詳盡地描述經過與結果,不過度深入或揣測歷史人物的動機,也沒有情緒性或帶有偏好的批評,更多的是同情基層士兵平民百姓必須遭受的磨難。而除了逃離戰場與難民的既定印象之外,也讓讀者了解並想像,那些無論是被迫還是自願「留下來」的人,在這動盪的時局中,以及在「新中國」接管之後,將如何自處。

1949年之前的遠因,以及1949年之後的餘波,亦有快速提及,尤其是最後一章「餘波:一九四九年的漫長陰影」,可以說是中國、台灣,甚至是整個亞洲地區的近代史概覽,飆速講完這70年間的重大轉捩點,有興趣的讀者在挑選延伸閱讀時,也會有一些關鍵字或方向可以參考,例如韓戰越戰冷戰、中美關係、台美關係等等。

作者是英國學者,除了簡單分析當時美國和蘇聯的態度之外,更多的是說明當時英國政府的動機與決擇,和美國有何不同,以及這些動向如何左右英國政府(英國人)在中國及香港的後續活動。例如第四章除了提到臺灣之外,也提到香港湧入大量難民的情況,對經濟與生活造成怎樣的影響。

譯者本身則是學識豐厚的歷史學者,和白先勇合著《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等書,在本書中亦提供不少譯註,協助讀者補充背景知識,了解前因後果。對《止痛療傷》有點興趣,也許之後會再找來看看吧。

國鳳
2024.01.17.

相關閱讀推薦: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中國共產黨百年史:革命、開放到專政,共產黨特質的世紀追尋》/臺灣商務印書館


以下摘錄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段落。

前言P.047~048
『當我們思忖一九四九年的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的時候,確實需要揚棄之前的「成見」,或放下過往的「後見之明」。也只有避免從這種「後見之明」的角度看待歷史,才不會認為事情的發展不可避免,因為事情很可能會有別的走向。……英國外交官柯利達(Percy Cradock)爵士,本身就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國通」(China Hand),他曾經告誡道,如果我們想對任何局勢有真正的認識,對時代有所了解,那麼「我們必須設身處地的為當時的人設想,貼近他們在當下事件發生時的感受和掙扎,對他們來說,未來必定不只一條路可走,而是有各種可能。」這正是我在面對一九四九這個為中國帶來翻天覆地變動的年分時,所抱持的精神。』

第一章 死敵P.107
『……蔣同樣也沒能預見,進占大城市的政府軍,很快就變得離不開城市了—他們若不是畏懼出城與強大的敵人野戰,就是因為已經習慣城市提供的物質享受。過不了多久,他們就被迫採取守勢。在許多戰例中,這些政府軍往往困守圍成,最後在慘烈的圍城戰中覆滅,即使企圖解圍的援軍作戰極其英勇,也未能挽救城中守軍徹底敗亡的命運。』

第二章 「要來的事件」P.135~136
『三個國家的領導人—杜魯門、史大林和艾德禮(Clement Attlee)—都明白,在維護國家自身對華貿易以及在中國的政治影響力之外,更多事情已經來到緊要關頭。冷戰迅速使歐洲分裂成兩個相互敵對的陣營,如此競爭態勢可能會擴及東亞這個戰略價值快速變動的地區。過去三十年稱雄東亞的日本,戰敗至今依舊元氣未復。一直無法忘卻昔日強盛榮景的西方殖民帝國,現在脆弱危殆,列強國內民眾感興趣的不是帝國的聲威,而是社會福利。印度和菲律賓已經獨立建國。而印尼儘管遭受原殖民者荷蘭企圖橫加梗阻,卻也走在同樣的道路上。法國在這時候還決心在印度支那(越南)繼續堅守下去,但不久之後就在戰場上迭遭慘敗。上述的顧慮讓中國內部這場爭奪江山的爭鬥顯得更具重要性、也更加非各國所願見。』

第五章 打過長江去P.244
『《時代》雜誌向全球讀者報導:「中國發生一場令人震驚、迅雷不及掩耳的災難,」雜誌繼續寫道:「將近百萬的共軍沿著四百英里的正面,渡過遼闊的長江,這道國民黨中國的最後防線,然後他們的攻勢有如波濤洶湧的潮汐,將政府軍的陣地像微不足道的土方堡壘那樣掃滅殆盡。共軍以驚人的速度推進,四天之內,他們拿下了南京,切斷了上海周圍交通,並且奪取了六座原先在國民黨手中的重要戰略城市。」』

第五章 打過長江去P.247
『「紫石英號事件」轟動中外,引起很大關注,然而本章感興趣的不是事件發生經過,而是其造成的影響。』
我20240114發表在臉書的閱讀心得,有這一頁的照片

第六章 拿下大城市P.281
『……由於上海對移民的寬鬆規定,大約有兩萬餘名猶太人在一九三零年代後期設法從希特勒控制下的歐洲脫身,前往上海。』
我20240115發表在臉書的閱讀心得,有這一頁的照片

第七章 兩個人間P.328~329
『白家的新處境,是國民黨許多上層人物潦倒的寫照。一九四九的香港透出戰爭的荒涼,許多原來適宜人居、或不那麼適合居住的地方,全都擠滿了中國內戰的傷員與因之顛沛流離的人。「家裡住著很多人,都是需要照顧的親戚和(父親)從前的部屬,」白先勇回憶起在香港的歲月:「大樓外面騎樓裡、走廊下,全睡著人,街上也到處是難民。」』

第七章 兩個人間P.333
『……他們的苦難仍在繼續,因為中國的內戰迫使他們拋下家園、家人和深植在家鄉的一切,只為換得一個在陌生而遙遠地方的不確定未來。然而儘管這些人為數眾多,但是和全國人口比起來,他們仍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中國百姓即使對未來感到不安,卻也未直接受到戰爭的影響。大部分的人即使想逃,也難以逃脫。而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卻帶著某種熱烈的感情,看待共產黨明顯大勢底定的勝利局面、軍事衝突的結果,以及國家重新開局的前景。

第九章 終局之戰P.378
『究竟哪裡才是國民黨最後抵抗的根據地?至今還未明朗。除了眾所周知的臺灣(蔣在一九四九年這一年裡,盡可能地將大量資源轉移到這裡來),另外還有幾個選擇。不過根據旅美臺灣學者林孝庭的研究,與其說蔣介石將臺灣當成無可避免的最後根據地,還不如說他其實將臺灣視為有備無患的「保險」退路。
林孝庭的著作《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也在我的書單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7422

第九章 終局之戰P.406~407
『……十二月十一日,盧漢宣布雲南倒向中共陣營。共產黨進駐接管尚需一段時日,有一支國軍部隊在李彌將軍指揮下由雲南退入緬甸,並在一九五零年代時在美國中情局的支持下,越過邊境,向雲南發動攻擊。對於中共的雲南新政府來說,這自然是一件頭痛的麻煩事,不過也就僅是麻煩事而已,並未傷筋動本。』
這裡講的應該就是泰緬孤軍,之前看過電影《異域》,有記錄簡短心得:https://heixinhu.blogspot.com/2022/11/20221114moviereviews.html

第十章 餘波:一九四九年的漫長陰影P.423
『對毛澤東而言,參加韓戰立即付出的代價,就是失去解放臺灣的機會。它還導致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從而使得中國無法取得重建經濟所亟需的物資。但當時幾乎沒有人能預見,這場戰爭即將導致更嚴重的影響……、美國介入越戰、以及迄今為止尋求「圍堵中國」、令北京惱火的一連串雙邊安保結盟(例如美日、美韓)的起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廣告一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