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浪漫魔幻的電腦書編輯。
閱讀&電影心得,心情雜記,小說創作,手作天然石飾品…。

黑心湖。the black lake 臉書專頁(Facebook Page)https://www.facebook.com/heixinhu
Ellen塔羅牌與仁倫動中禪:https://ellentarot.blogspot.tw/

2020年5月16日 星期六

2020年書單:《沉靜的美國人(The Quiet American)》


圖片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沉靜的美國人(The Quiet American)》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作者: 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
譯者:何勁松、徐嘉俊
評分:90/100
Goodreads:3.97

一直有在默默追蹤時報的副總編輯嘉世強的臉書,最近讀到他對《沉靜的美國人》的介紹,剛好我前一陣子也在Netflix看了電影《金甲部隊》,二者同樣都是以「越戰」為主題,所以就買來看看。《》是一本1955的老小說,2001年時報就有出版過中譯本,這一次應是重新修訂的版本。闔上書本之後覺得意猶未盡,又去買了八旗出版的《西貢淪陷:美國在越南的最後時刻》,準備來看,所謂一個坑越挖越深,深陷一個主題大概就是這種感受吧!上一次這樣「沉浸」在小說氛圍裡面、時不時就會想起書中場景,是讀完《夕霧花園》的時候。不過我也沒有因此特別去買馬來亞歷史或日軍二戰暴行等主題的書來看(但《》倒是翻閱了兩遍,也去電影院看了改編電影,依舊是非常喜歡!)

以前高中時期的歷史課和英文課也有教到「越戰」的內容,我閱讀的第一本「越戰」書(或者該說第一本「戰爭小說」)就是在高中時讀的:《The Things They Carried》(中譯本《負重》由遠流出版)。當時有好幾個星期的作業都是必須對照歷史事件來寫讀後分析,對剛到美國不久、尚未完全掌握英文聽說讀寫的我來說,簡直痛苦萬分!但故事所乘載的豐厚情感是超越語言的,至今高中所學都忘得差不多了,僅《大亨小傳》和《負重》仍留了一些餘韻在心裡面,時不時會在人生感悟之處浮出水面。

沉靜的美國人》以第一人稱敘事,這位中年的英國記者大概是我近期讀過最「酸刻」、最「憤世嫉俗」、最「遺憾」的敘事者了(稱讚意味)。花了兩個星期讀完本書,闔上書本是都過12點了,要不是星期一要上班還真想立刻寫點心得、抄寫一些佳句什麼的,只能先拍張照片記錄一下,庸碌上班族要反思只能留待週末(嘆氣)(這是剛讀完時所拍攝的照片日記。)

以下採用佳句摘錄兼個人感言的紀錄方式,記下對本書的省思、讚嘆:





P067
我說:「是的,因為他太過純真,所以才會被殺。他年輕、無知、愚蠢、又淌入混水。他對這整件事的瞭解遠不及你們,可是你們卻給他錢和約克·哈定關於東方的書,然後對他說:『去吧!幫助東方得到民主。』他所見識的還沒有他在教室所學的多,而他的大作家和學校將他變成一個大白癡。當他見到屍體時,他甚至找不到傷口在哪。好個赤色狂潮,民主的戰士。」

***第一章就破題告訴讀者派爾(Pyle)已經死了。怎麼死的?讀者等於是跟著弗勒(Fowler)一步步回溯、再一步步走向不歸路。我讀到這段話的時候,心裡超震撼的,知道是作者藉(借)敘事者之口來發表他對整件事的看法,對西方介入他國政治的,或更確切地,對美國攪和東南亞政局的批判,讓無知的人帶著爆棚的正義感去做自以為對其他人好的事,是多麼危險、多麼殘忍。我想到《金甲部隊》的電影前半段,新兵受訓時的陽光、草地、口號、操練,結果到了電影後半段,畫風一轉,他們所接受的訓練根本無用武之地,到了最後,連自己來到異域,究竟是為了殲滅該死的越南鬼子,還是要為越南百姓帶來民主和平,都搞不清楚了。***

P077
我要三輪車停在夏萊德餐廳外頭,並對鳳說:「進去找張桌子,我得先照顧一下派爾。」那是我第一次產生想保護他的直覺。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自己更需要被保護。天真總是自然地招來保護,我們卻常自以為聰明,而疏於提防它。它就像一個失去警鈴的愚蠢痲瘋病患,在世界中遊蕩,但沒有傷人之意。

***這裡算是派爾決定要跟鳳(Phuong)求婚的起點吧?第三章派爾第一次見到鳳就表現出「欣賞」之意(算一見鍾情嗎?我覺得比較偏向是「保護欲」作祟),後來派爾先陪格蘭傑到「五百美人屋」,在那裡見識到了「美好的事物」(即眾多年輕女孩)為了生存而爭寵、賣笑、賣身,在離開時還對弗勒透露出「惋惜」的感慨,於是才有了(我認為是本書最精華片段的)派爾與弗勒「攤牌」場景。***

P111
時間總會帶來報復,但報復來的時候多半已變味了。不如我們都不要費心企圖了解別人,接受沒有哪個人能了解另一個人的事實,無論是丈夫與妻子,男人與情婦,父母與孩子,都不可能互相了解。那也許就是人為什麼要創造神——一個能夠了解別人的存有。也許當我想要被瞭解或想要去瞭解人之時,我就會接受信仰的哄騙,但我是一個報導事實的記者,只有寫社論的主筆才需要神的存在。

***身為英國報社特派員的弗勒,潛入剛受軍火摧殘、距離敵人砲火不遠的發豔戰區,看到了眾多難民和運河裡滿是屍體的慘況,入夜了,本來想要一個人好好休息一下,結果派爾這位白目的年輕人跑來攤牌,說他喜歡鳳(應該說派爾此行也是有其他意圖的,跟弗勒攤牌只是順便),派爾還自顧自地說個不停,連弗勒話中有話的譏諷都聽不出來(也有可能是裝笨裝無辜啦),你也難怪弗勒氣噗噗!想掐死這個死屁孩~XD ***

P130
我將一次又一次地看到痛苦失望的神情落在他的眼睛和嘴角,每當事實和他所珍愛的浪漫想法不符時,或當他所欽慕的人墜落到他難以想像的標準之下時,他就會如此。有一次我挑出約克·哈定一個明顯不過的大錯誤,結果我反倒得安慰他:「人都會犯錯。」

P162
「他們要的是白米飯,」我說,「他們不要成天挨槍子,他們要的是平平穩穩過日子。他們不要我們這些白皮膚的人圍著他們,告訴他們,他們需要什麼。」

P163
「他不是個被徵召的軍人,對嗎?他有一張回程票。有了回程票,勇敢不過是一種頭腦體操,就像苦行僧自行鞭笞。這類人可以問:我還能撐多久?至於那些可憐的傢伙,他們可沒辦法搭機回家。嗨,」我對那兩人招呼,「你們叫什麼名字?」

***到了小說中間,我才覺得弗勒和派爾之間的感情有點微妙。兩人亦敵亦友,但其實也不算「友誼」,總之就是一種很尷尬的關係:派爾時不時會來跟弗勒討論/討教,弗勒的回話有時根本到了言語霸凌的程度,但派爾好像對此免疫一樣XD,感覺弗勒白眼應該已經翻到後腦勺了。一直把弗勒當成傾訴的長輩和學習對象,派爾的崇敬之情是有的,但又表態搶人家女朋友是怎麼回事?有時候,好像全盤托出了,沒有心機似的,但有時候又神祕兮兮的好像在進行什麼救世大任務一樣,派爾的形象真是如此「沉靜」的美國人嗎?還是透過弗勒的第一人稱敘述,讀者多少也被他的所見所言誤導了?

弗勒的心情也是很矛盾的。羨慕人家小夥子年輕單純,忌妒他在愛情裡的單身優勢,尖酸的言語同時藏有想要勸退派爾、試圖讓派爾醒悟的「真誠」。是的,一開始會覺得弗勒講話好酸,好像怨恨全世界一樣,真的很討厭,但讀到後面才會發現這是源自他洞察世事的細膩易感。弗勒對當地的越南平民是懷有同情之心的,只是他認清、也明白自己的無能為力。弗勒飽經世故、歷經風霜又害怕寂寞,他是多麼努力想讓派爾瞭解,但就像所有年輕氣盛的男孩都覺得自己不會犯錯一樣,派爾只想傾訴、只想說服、只想完成理想/理念,他是聽不進去的。(就像弗勒腳受傷,要派爾拋下他,派爾怎樣就是要撐著弗勒,就是要救他,非常頑固。)***

P208
「然後有人問他一個老問題,現有的政府對擊敗越南獨立聯盟的勝算多少,他說有個第三勢力可以達成任務,總可以找到一個第三勢力,既反對共產主義,又不受殖民主義污染的--國家主義,這是他說的名稱,他說只要找到一個領導人,保障他的安全,免受舊殖民勢力危害即可。」

P232-233
我開始--幾乎是不自覺的--對有關美國人的一切事務表示輕蔑。我在言談中總說些美國文學的貧乏、美國政治的醜聞、美國小孩缺乏教養之類的話題,好像要把鳳奪走的是一個國家,而不是一個人,美國所做的事沒有一件是對的。

P256
「我們是舊殖民民族,派爾,但我們學到了一點現實,我們學到不要玩火。那個第三勢力--書上寫寫,僅此而已。戴將軍只是個聚集數千徒眾的盜匪,他不是民主理想可以託付的人。」
他看我的樣子就像從信箱孔看誰在外頭,現在,他把信箱孔的蓋子闔上,把不受歡迎的打擾者關在外面。他的眼睛遂隱沒了。「我不懂你在說什麼,湯瑪斯。」

P264
派爾說:「真可怕,」他瞪著他鞋子上的一片濕塊,以類似作嘔的聲調說:「這是什麼?」
「血」,我說,「你不曾見過?」
他說:「我去見公使前必須把它擦掉。」我想他已不知所云。他是頭一回目睹戰爭的真面目,他撐平底筏去發豔,那是出於一種學童式的幻夢,而且在他眼中軍人是另外一回事。

P279
「早晚得做。」韓說。這句話提醒我杜英機長在鴉片館說過的話:「每個人遲早都要選邊站--如果他不想失去人性的話。」

***我認為最後「迫使」弗勒下定決心走到窗前打開書本的兩大「動機」,就是派爾對爆炸案的冷漠反應(彷彿只是做錯事、選錯時間,而不是殺錯人,彷彿為了更大的理想,犧牲人性也在所不惜),以及共產黨份子的這句『選邊站』。但弗勒在得知派爾的死訊之後,心情是懊悔還是解脫?在鳳回到身邊、妻子同意離婚的當下,在明白不會有派爾跟第三勢力那群土匪攪和的情況下,弗勒還能向誰傾訴?一切都回歸「正軌」,傾訴又有何之用?他只想說的,不過就是一句『對不起』,但讀完整本書,讀者又怎忍心苛責弗勒最後走到窗前的抉擇?

故事到此結束。但此時是1950年代(越南抗法國),只是漫長越戰的起頭,美國介入之後,越南的分裂與紛亂要到1970年代末尾才告終:之於南越,是淪陷,之於北越,是解放。《沉靜的美國人》描述了一個人抉擇背後的矛盾,以及人性與生活中各種「不由自主」,唯一的缺憾大概就是鳳這個角色不夠立體吧,畢竟她是敘事者弗勒眼中的鳳,有如歐美人眼中的東方,所以阮越清的小說《同情者》才會一鳴驚人(這本很多人推薦,不過當初買了我卻啃不完,只能說第一人稱敘述很吃電波,我一向是不來電就不勉強了,但另一本短篇小說集《流亡者》倒是有機會想讀一下,再嘗試一次看看。)***

圖片來源:IMDb

很想看看改編的電影,不知道Netflix會不會有機會上架就是了?


國鳳
記錄於2020年5月1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廣告一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