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浪漫魔幻的電腦書編輯。
閱讀&電影心得,心情雜記,小說創作,手作天然石飾品…。

黑心湖。the black lake 臉書專頁(Facebook Page)https://www.facebook.com/heixinhu
Ellen塔羅牌與仁倫動中禪:https://ellentarot.blogspot.tw/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手作日記第三篇】:黑瑪瑙與紫水晶耳環

昨天我在第二篇手作日記分享了小紫水晶珠珠耳環黑瑪瑙耳環(見該文章第二張照片),今天又多做了一些,三串黑瑪瑙,四串紫水晶。同場加映在第一篇手作日記分享過的紅瑪瑙條紋瑪瑙項墜(見該文章第四張照片),彼時還沒找到合適的墜頭,今日有幸找到三個,先改造三個,感覺加了墜頭之後,質感有稍微提升一些,就差搭配皮繩或銅鍊了~

用手機拍的第一張照片色調偏黃,第二張近拍一些,色調偏白。(我也不曉得為什麼色調會有差別…)




國鳳 Sept 24, 2015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手作日記第二篇】:瑪瑙和玉髓耳環

(手作源起/緣起,參見第一篇手作日記

老實說,我分辨玉髓和瑪瑙的依據一直都是看有沒有『紋路』(或者該說『石痕』?),珠子在日光照射下,透明中帶點紋痕,我就認為是瑪瑙,沒有的話就認定是玉髓。染色與否我還不太會分辨,但通常只要圓珠的顏色和造型順眼,價錢合理,串起來賞心悅目,就不計較錙銖了。我是不太迷信某某石頭會帶來某種好運這樣的說法啦,我個人的體驗呢,只要自己認為手中的某樣飾品會帶來好運(錢財、桃花、事業、靈感、健康、甚至防小人……),只要對飾品有這樣的直覺,而飾品也跟主人心有靈犀,這樣的緣分會比刻意配戴追尋來得持久,至少我的經驗是這樣。於是,尋求寧靜和靈感的時候我都會選擇黑瑪瑙,或黑璧璽,總之就是黑色系列的石子。約會的時候我會選藍色系列的石頭(我很適合藍色,藍色讓我更有自信!)。不安迷惘的時候,我總是回到古玉和翡翠的懷抱(淺綠、深綠、或灰白)…

不廢話了(疑,日記不就是要廢話+流水帳嗎~),底下這張照片是這幾天的耳環創作,以紅瑪瑙項墜為分界(是的我終於找到一條皮繩來搭配這只墜子了!),左邊是藍玉髓綠玉髓耳環,小花配件是藏銀,耳勾則是一般的鍍銀材質。右邊較大顆的則是紅瑪瑙綠瑪瑙。紅瑪瑙耳環和項墜可當套組。

最下方兩只耳環則是綠玉髓搭配切角水晶藏銀配件(貓頭鷹好可愛啊~之後要再來多做一些貓頭鷹款的~)



同場加映:
我也替綠松石(土耳其石)配了一條皮繩。我打算替另外一只綠松石項墜找條合適的銀鍊或鋼鍊,這樣就會有兩種不同的風格。

最左邊淺紫色的是塑料糖果珠,是從一個準備丟棄的化妝包上拆下來的,想說珠珠還很新,丟掉可惜,拿來串耳環也滿可愛的。

淺橘和深橘色的珠子是老黃玉(其他老黃玉耳環可參見第一篇手作日記)。黑色的是黑璧璽,搭配金色角珠或藏銀配件,各有風情(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搭配藏銀小花的那一對)。

紫色的小水晶珠本來是準備拿來串戒指的,但我發現搭配藏銀小花串成耳環也滿可愛的。

最底下是藏銀小牛配件,可以當手鍊配件,也可以做成項墜。而拍照時,我沒注意到照片最右下方的藏銀小兔不小心入鏡了,因為小兔是我想自己留著戴的,所以沒打算將它納入作品介紹,但我不會修圖把它修掉/裁掉,就………請大家自動忽略它吧~~(小兔不存在~不存在~)(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笑)


國鳳 Sept 23, 2015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2015年書單:《忘憂地(Joyland)》

Image via 

《忘憂地(Joyland)》
出版社:皇冠
作者: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譯者:吳妍儀
評分:70/100
Goodreads平均評分:3.9

『有些日子就是寶藏,這種日子不多,但我認為幾乎每個人生裡都有幾天,那是我的其中一天,而在我憂鬱的時候--在生活給我打擊,一切都顯得花稍庸俗,就像雨天的忘憂地大道--我就會回到那一天,就算只是為了提醒我自己,人生並不總是騙人的把戲,有時候獎品是真的,有時候獎品很珍貴。』
-摘自 《忘憂地》 第257到258頁



Image via


【無雷短評】

上述這段摘錄可謂本書精髓,特別摘錄分享。我觀望這本書很久了,直到上個禮拜才買回家。距離上次我閱讀金叔的小說,已經過了兩年…2013年剛回台灣時,我瘋狂地自圖書館借閱他的作品,可惜那時候還沒有持之以恆記錄心得的習慣,僅簡單製作一張表格寫下評分。如今對劇情還有深刻印象的書,只剩《鬼店》、《必需品專賣店》和《魔女嘉莉》。這本《忘憂地》是我在逛家樂福買水果時,鬼遮眼把打八折的書放進購物籃裡(誤)。

《忘憂地》的開頭還滿引人入勝的,美式復古+鬧鬼遊樂園都是我感興趣的題材,導致我一直「預期」這會是本靈異驚悚+犯罪推理的小說。我卻是直到尾聲才發現,靈異和推理只是點綴,是餐盤最外圍的一圈醬料和配菜,主菜是個老人在回憶往事,對讀者敘述影響他非常深遠的那一年:1973年,戴文是徬徨的大學生,對世事一知半解,為了學費和生活費來到忘憂地遊樂園打工。初戀逝去的同時,戴文也結交許多新朋友,拯救他人,也被他人拯救,破解了一樁懸案,還讓一個小男孩的人生沒有遺憾,簡單來說,這是一段神奇且溫暖的成長歷程,我還真沒料到這本書是走「清新感人」路線…(皇冠的封面或許還有溫馨感,是說旋轉木馬要詭異也是可以很詭異的,但美版的兩種封面怎麼看都是驚悚小說啊!)

史蒂芬﹒金是細節魔人,這也是閱讀他作品的樂趣(同時也是障礙和煩惱,哈哈)。特別記錄一下在《忘憂地》第108頁讀到的:『…通常我們一早的雜務牽涉到搬運一箱箱的獎品(上面大部分蓋著台灣製造),還有替遊戲舖子補貨…』

這本書的背景是1970年代的非連鎖美式遊樂園,這一段講到的是戴文要替空氣槍的攤位補上獎品,即絨毛玩偶/玩具。60和70年代正是台灣製造業、紡織業、加工出口蓬勃起飛的時刻,如今這類老式的遊樂場/巡迴表演/馬戲團逐漸沒落消失,歐美日本等國家皆充斥著中國製造的物品…讀到這段先是會心一笑,然後突然覺得滿感慨的。

《忘憂地》和《往事不曾離去》還有《上流法則》都是第一人稱在回憶往事,風格迥異,我個人還是喜歡後兩者多一點(傷感路線是我的菜),但《忘憂地》卻是笑中帶淚,短短三百多頁,想讀「輕鬆一點」的金叔作品,可以考慮這本(當然若是想被嚇,首推《鬼店》,話說《鬼店》續集《安眠醫生》也出版了,近期該找來讀讀~)

國鳳 Sept 20, 2015

Image via 

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手作日記】我與天然石/半寶石的相遇(以及作品照片)

我與天然石/半寶石的相遇,起源於阿嬤留下的一只塑膠箱。我母親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或許再年輕個三、四歲),家逢劇變,我的阿嬤為了家計,開始從事珠寶批發與金工。據我母親回憶,阿嬤的「起家」地點(台語),就是現在的高雄大統騎樓。那些年,我的阿嬤靠著一只皮箱、一把飾品,領著全家人走過低潮。阿嬤在我讀幼稚園的那幾年決定退休後,這些上個世代的首飾被鎖進保險箱,偶爾被女兒們「借」走,卻再也沒有歸還。阿嬤常笑著說,「女兒賊、孫女賊,就只會回來撒嬌耍賴,都不花錢買」(台語)。阿嬤過世後,兒女孫輩們各拿了一小部分這些近半世紀的玉石珠飾,而阿嬤生前的那只「材料箱」,就來到我母親手中。

今年夏天久咳不癒,回高雄老家休養。某個周末假日,我跟母親去逛市集,她買了一條串珠手鍊,但隔天她大概是拉扯太用力,串珠手鍊就這麼斷了,水晶串珠落了一地。當晚她拿出那只塵封在櫥櫃角落已久的塑膠「材料箱」試圖修復手鍊,我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一只寶貝:有彈力線、金銀銅鍊、小碎鑽(專門補掉鑽用的)、玉石、珍珠、瑪瑙、蛋白石…各種材質形狀和種類的寶石以及珠珠,琳瑯滿目,一包一包裝在夾鏈袋裡面,塞滿整個箱子。估計因為這些都是「原始素材」,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創造」,沒人曉得該怎麼「料理」這只箱子,就被我母親收容了,我母親的想法大概是,「哼!先留著!我遲早會來DIY!」,豈料卻被我搶先一步(誤)

結果我母親自己綁的手鍊隔日又斷了,她一惱怒就說不管了,為了不讓她傷心,我趁她去上班,默默收拾殘局,上網查串珠手鍊的作法,重新綁好了手鍊,又接著玩了好幾條給我母親戴,還分送許多給親朋好友,這就是我對天然石/半寶石手作飾品產生興趣的起點,也讓我萌生「除了消遣紓壓賺成就感,也許還能當副業」的念頭,哈哈。

雖然離發展副業還有很多修煉和關卡,但做了許多飾品,只能閉門造車、孤芳自賞,自言自語自己嗨,似乎有點可惜!放上幾張照片跟有在關注這個部落格的讀者分享(有嗎?有讀者嗎?),也算是紀錄今年夏天的手工藝成果,期許自己的手藝和創意越來越進步!其實這也是我最近讀書心得變少的主因啦,但我個人是覺得最近沒什麼讓我眼睛一亮的書(連最近再讀的《闇黑之心》系列都啃得有點勉強,但明明這套網路上的評價很好啊!),所以乾脆推託是玩石子玩到失心瘋了吧~拉拉拉~

那些已分送親友(或被我母親拿走)、以及那些被我留下自己戴的,就不放照片了,僅放這些將來可能會拿去擺攤賣的(驕傲),或者日後需要送禮就不用煩惱要送什麼啦(女生最好討好的,哪像挑男生禮物這麼麻煩,一想到我腦公生日快到了我就頭疼…)所謂手工藝的好,就是送禮自用兩相宜!

不廢話了,以下簡短介紹:


【青金石(Lapis lazuli)與綠松石(即土耳其石Turquoise)系列】
耳環的部分,我覺得青金石跟鍍金的材質比較搭配,所以除了耳勾是選擇鍍金材質外,連配的小珠子都是選擇小銅珠和金色水晶珠。串珠戒指也是如此。至於綠松石,耳環部分我都選擇搭配鍍銀/苗銀配件,只有串珠手鍊試著搭配小銅珠,感覺綠松石的色澤是金銀皆可。
我個人很喜歡青金石和綠松石這兩種石頭的色澤,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靈感。我還挑了一顆蛋面的青金石,黏在可調整戒圍的戒台上,不須太複雜的戒台,即可襯托出石頭純粹原始的美。還有兩只大顆的綠松石項墜,我認為搭配銀鍊或皮繩都很合適(可惜人目前在北部,手邊只有金鍊子,沒有銀鍊可以示範…)



【瑪瑙(Agate)與玉石(Jade)系列】
最左邊的耳環主石是紅瑪瑙珠,10mm大小,搭配小花銀飾。其餘的耳環都是老黃玉,我特別選了兩兩顏色相似的,配成一對對,搭配亮綠色水晶串珠,分別作成「黃檸檬」、「甜柿子」、和「紅蘋果」三對耳環。兩條串珠手鍊則是東菱玉(又稱印度玉)搭配苗銀珠。同場加映我阿嬤留下的條紋瑪瑙蛋面(阿嬤共留下八顆,四顆被我拿去做耳針,一對已送人,一對我自留。三顆已作成項墜,底下會分開介紹,最後一顆就是這只可調整戒圍的戒指。)



【貝殼與蛋白石系列】
阿嬤留下的石頭,最多的就是蛋白石,真假都有(且真假難辨!),我拿了幾個來黏成簡單可調整戒圍的戒指,有的則拿去黏成項墜,剩餘的暫時留在塑膠箱裡,等待我尋得有緣且合適的配件囉。而色彩豔麗奪目的貝殼蛋面也很適合拿來做成吊墜,但貝殼跟蛋白石的共通性就是滿脆的,要小心碰撞和刮傷。(這張照片僅是作品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在高雄。)

同場加映白色的硨磲石珠珠串成的手鍊還有耳環(硨磲這兩個字讀作「車渠」,是貝殼的一種,圓潤的白讓我聯想到冰玉,但價格比冰玉可親多了。)



最後,【瑪瑙項墜系列】
這一張的作品是我初次黏項墜的成品。上面三顆前面介紹過,都是條紋瑪瑙(我一開始不知道它們是瑪瑙,都暱稱它們「土星石」,顏色和形狀真的很像土星啊!就差光環了!)
底下三顆分別是紅瑪瑙和黑瑪瑙,我目前只替黑瑪瑙找到合適的墜頭,紅瑪瑙暫時沒有,但其實直接穿銅練或皮繩也是可行的,加墜頭雖然比較「有質感」但其實滿有重量的,對脖子來說是負擔啊。我個人非常喜歡黑瑪瑙,我自己就有收藏黑瑪瑙的耳環和手鍊,每次配戴黑瑪瑙的飾品都會有靈感和好運,屢試不爽,也許是我跟這種天然石特別有緣吧。



【有時候,創作時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意外、驚喜和樂趣】
某日做綠松石項墜的時候,心裡是想做一個「藍色柿子」造型的,日後拿來搭配銀鍊,配合綠松石耳環和串珠手鍊,剛好一套組。怎知做好後,這柿子造型越看越像一坨米田共(驚!),而手邊沒有銀白長鍊可以搭配,只好先拿背包吊飾用的鍊子代替…順手抓一隻貓玩偶擺飾來當模特兒拍照紀錄,結果滿搭的!感覺就像貓咪侍從提了一盞藍色燈籠一樣(或穿和服的貓拿著錢包?),就決定不當項墜,送給它當裝飾吧!
(不要說貓咪玩偶提著一袋米田共,它會傷心)


國鳳 Sept 20, 2015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2015年書單:《親愛的你(The Hidden Love)》

圖片來源:博客來


《親愛的你(The Hidden Love)》
出版社:尖端出版
作者:李柏青
評分:75/100

這次北上搭高鐵,我帶的讀物是李柏青的推理小說<親愛的你>。這本書是我在復興二手書店挖到的,只要一百元。有在follow我寫的讀書心得就知道,我從大學畢業後,甚少(或者該說幾乎沒有)接觸華文或日文翻譯作品,都是偏食地閱讀英美翻譯小說,最近在想是不是該重拾閱讀華文/日文文學的興趣,所以買了這本。

我想這樣的演變跟我的成長背景多少有點關係。十五歲開始,到二十六歲的這段「人格養成關鍵期」,我人都在美國,彼時閱讀華文創作是為了思鄉,而研讀日本文學則是為了學分(誤)。如今嗜讀英美類型有一小部分原因是為了懷想,牽念,懷念那段在美國生活過的日子。總是在當今的落角處想念每一個曾經的過境唉。主因嘛,我想我是個天生就迷戀詭譎和暴力的抖M,閱讀和觀賞此類作品是紓壓方式之一(姆哈哈哈)

<親愛的你>是一本紮實的社會推理作品,氛圍陰冷、殘忍,對人性與情慾的描寫尤其駭人,我讀到一半大概就猜到兇手和共犯是誰,但由於作者對人物的細膩描繪,偶爾還帶點黑色幽默,能將解謎的興致延伸到最末頁,然後不勝唏噓。作者描述的年代以及大學生活對我來說有點陌生(畢竟我沒在台灣讀大學啊),但人與人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讀來卻很有感觸,能和當今許許多多的新聞社會案件有聯想,也算是一種另類的「警惕」(?)

劇情簡介可以參考作者本人的部落格,我就不劇透了(應該說,光是描述人物之間的關係,就免不了要劇透關鍵人物,還是讓想讀的人自己解謎吧,短短兩百多頁,一趟高鐵就讀完了~)

總之,我很慶幸我給這本華文推理創作一個機會。推薦這本給想嘗試閱讀台灣推理作品的讀者。

國鳳 September 4, 2015

圖片來源
這張<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劇照圖上寫
『愛情有時候
是個moment的問題,過了也就沒了』
拿來形容《親愛的你》這本書的主題,也算貼切。